财联社(上海,编辑 胡家荣)讯,当地时间周二,前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委员樱井真表示,日本央行最终必须考虑抛售其持有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方法,例如将其出售给公众。
他表示,日本经济要到2024年才能完全从新冠疫情的创伤中恢复过来,这将迫使日本央行在央行行长黑田东彦2023年4月任期结束后,仍继续实施大规模刺激计划。
他也指出,当前的刺激政策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日本央行需要在某个时候考虑如何退出。但要到2024年或2025年才能实现。日本央行在黑田东彦的任期内需坚持现行的政策框架,其政策是包括降息、降低10年期债券收益率目标,以及扩大ETF资产购买规模,因为日本经济不会那么快复苏。
在收益率曲线控制(YCC)下,日本央行将短期利率控制在-0.1%,10年期债券收益率控制在0%左右,同时央行还购买了大量政府债券和ETF等风险资产,向经济注入资金。
今年3月樱井真任期结束,不再担任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委员。3月,他最后一次参与了日本央行政策会议,当时会议作出一系列决定中的一项就是放弃设定ETF的6万亿日元购买ETF目标,以便在股市繁荣时放慢购买速度。
3月的评估使日本央行得以在不过度扩张资产负债表的情况下继续维持超宽松政策,从而将收益率曲线控制可以再维持几年。但不断加深的负利率可能会破坏日本银行体系的稳定,从而削减收益率曲线控制的作用。
樱井真还指出,日本央行最终还必须找到减持其ETF持仓的方法。日本央行的ETF持有量已经膨胀到大约50万亿日元(4540亿美元),使其成为日本股票的最大持有者,仅去年一年,日本央行就购买了总计7.14万亿日元的ETF,而自2013年以来平均每年的购买额高达4.2万亿日元,并因其资产购买过多或会暴露市场风险而受到热议。
百达资产管理公司(Pictet Asset Management)的日本投资主管Hiroshi Matsumoto表示,“央行不是一个关注治理和管理规范的股东,这意味着它们的持股规模越大,副作用就会越大。”
他在谈到将ETF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时表示,将央行持有的ETF资产出售给公众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想法之一。分析师和前政策制定者也提出了类似的想法。如果可以实行的话,将会促进公众家庭资产管理的发展,而且不会给包括日本央行在内的利益相关者造成损失。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