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财经
2021
06/16
08:31
亚设网
分享

6月16日(星期三),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一键配置优质标的 首批双创50ETF出炉

此次获批的产品投资范围涵盖科创板与创业板。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广大基民即将拥有在场内一键布局创业板、科创板龙头公司的工具型基金产品。相关渠道人士透露,双创50ETF产品或于6月21日前后发行。

个人养老金制度酝酿突破 “老有所养”有量更有质

最近一段时间,十余个省市陆续公布2021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基本养老金“17连涨”稳步落地落实。专家表示,为应对不断加深的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特别是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这一领域,今年有望取得突破。

投资者需做好应对公募REITs价格波动心理准备

国内首批9只公募REITs已于近期完成认购,与普通的公募基金产品首募不同,此次公募REITs的发行类似于一次股票IPO,后续也即将在二级市场正式上市。虽然从IPO发行到上市交易与股票类似,但公募REITs作为一类区别于股票等资产的全新投资品种,投资者需全面充分了解其特殊性。同时,公募REITs上市后,投资者也应考虑市场波动因素,并对产品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波动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理性应对。

重磅!医疗保障法征求意见 集采时药企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

6月15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医疗保障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四种集采违规行为:(一)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或者以欺诈、串通投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方式竞标;(二)给予医疗保障经办机构、集中采购机构、定点医药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等贿赂;(三)中标后无正当理由放弃中选资格、不及时签订购销协议、不履行供货承诺、未按协议约定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供货;(四)竞标过程中的其他违法行为。

上海证券报

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活水”奔流

放眼未来,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步入重大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全面推进对外开放,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成为新时期赋予债券市场的使命。伴随债券市场大门敞开,境外“活水”不断涌入。富时罗素公司今年3月宣布,将于2021年10月29日起,分36个月将中国国债纳入富时世界政府债券指数(WGBI)。至此,全球三大债券指数提供商已先后将中国债券纳入其主要指数。

开放 成就了中国债市

“走进来”势头之强劲,一个数据可供参考。综合中央结算公司与上海清算所最新数据,今年前5个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加码人民币债券约4230亿元,显著超过去年同期的2384亿元。而2020年,已是中国债券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债券市场国际资本流入规模超万亿元,创下历史纪录。

氢能示范城市群渐行渐近 企业加速“跑马圈地”

财政部等5部门日前下发通知,拟将京沪粤冀豫等地纳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随着氢能产业的推进,预计示范城市群项目落地步伐有望加快。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企业纷纷抢滩布局氢能领域,促使行业洗牌加速,未来拥有核心技术等优势的头部企业将脱颖而出。同时,在“双碳”目标等政策因素驱动下,氢能重卡或将迎来发展契机。

《医疗保障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集采串标、恶意报低价等行为将受重罚

6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医疗保障法(征求意见稿)》,就其相关内容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7月16日。此次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几点值得关注。首先,《意见稿》提出,参加投标的医药企业应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质价相符的原则,合理定价,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不得以欺诈、串通投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方式竞标。

证券时报

部分东南亚订单回流 企业产能紧张接单谨慎

作为国内电子产业转移的重要聚集地,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国家由于近期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导致部分地区工厂暂停运营,传出行业订单回流国内的消息。采访发现,当前回流国内的电子订单体量有限,且受产能、分工等因素制约,国内相应企业承接能力有限。“是有一些海外订单回流国内,但是我们接单很谨慎。”国内头部某手机代工厂商高管表示,这些回流订单既有自己的海外客户,也有其他厂商转来的,但问题是国内的产能现在已满载。

深圳:个人转让股权先纳税申报再变更登记

6月15日,深圳市税务局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均发布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上述两部门对个人转让股权个人所得税实施联合管理。新政策将从6月18日起施行。

年中时点临近 央行等额平价续作MLF稳定资金面

临近6月底,随着银行面临半年末监管指标考核压力,需要提高备付水平,这一时期流动性缺口通常会加大,市场则会格外关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资金面的“护航”情况。15日等额续作MLF则向市场传递出央行继续维护资金面平稳的政策意图。

网上劝贷之声不绝于耳 消费者切莫轻信“免费午餐”

对金融消费者来说,更应谨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应了解网络平台贷款、类信用卡透支及分期等借贷产品,知悉借贷息费价格、期限、还款方式等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警惕一些机构或平台所谓“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传。不要过度依赖借贷消费,更不要“以贷养贷”、“多头借贷”。对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要有正确评估,杜绝不计后果盲目借贷和消费的行为。

证券日报

年内证监会已开出102张罚单 信披违法、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占比近七成

资本市场“零容忍”监管执法持续升级。《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梳理,6月份刚过一半,A股就有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公司或公司实控人、董事长被证监会处罚的公告。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15日,证监会和地方证监局已经开出102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合计罚没金额14.68亿元。其中,信披违法、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罚单合计占比接近七成,有10张罚单金额超过千万元。

央行等额平价续作2000亿元MLF 专家:释放货币政策维持中性平稳信号

自去年4月份以来,MLF利率已经连续15个月维持在2.95%水平。“近期,央行每日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始终保持在2.2%。这意味着短期政策利率持续处于稳定状态。由于在利率走廊中短期政策利率和中期政策利率之间存在较为固定的联动关系,这实际上已预示6月份MLF利率不会发生变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563张罚单彰显严监管态势不变

随着穿透式监管的逐步深入,金融市场的稽查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开出了2563张罚单。在笔者看来,罚单背后彰显的是让监管“长牙齿”,是金融监管的全面升级,可视为金融监管的“风向标”。笔者认为,罚单背后,是证监系统全面落实“零容忍”的执法理念。这是优化市场生态、维护市场“三公”,增强市场参与各方责任和信心,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举。

又到年中议息周 美联储将怎样扇动“翅膀”?

按照既定议程,欧美等国将在本周进入议息周。这个议息周不平常,因为美国的一些经济指标已经出现了“爆表”迹象。接下来,美联储的“翅膀”将怎样扇动被所有经济体密切关注。

首先,美联储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不会退出?何时退出?力度有多大?这是各经济体关注的焦点,也影响着其货币政策的下一步走势。

人民日报

良种稳产 农户稳收

目前,建宁全县共有持证制种经纪人110名,从事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的农民2.35万户,制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年生产优质商品种子超3200万公斤,直接产值达4.47亿元。“专业人做专业事,制种经纪人在制种技术指导和示范上发挥关键作用。农民专心制种,其他交给经纪人。有了经纪人指导,良种稳产、农户稳收。”建宁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揭重阳说。

经济参考报

中国汽车产业锚定“做强”之路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进入百年未有的大变革时期,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大国,随着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同频共振,中国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创新风暴的中心和主战场。在百年不遇的全球汽车产业大变局中,中国汽车产业正力图通过转型与升级、变革与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开创新发展格局,在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型之路上乘风破浪开启新征程。

生猪价格持续下跌 多部门密集出手“稳猪价”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连降数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综合业务处处长刘刚表示,从供给角度看,国内生猪产能正在持续恢复,存栏量持续增加。从需求角度看,随着天气转热,目前正处于消费淡季,市场需求相对疲软。6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联合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提出以猪肉储备调节作为关键抓手,对生猪及猪肉价格“调高”与“调低”并重。即当猪肉价格过低时,将启动收储以托住市场,价格过高时,将投放储备以保障居民消费需要,以推动价格向合理区间回落。

第一财经日报

超5000家企业鏖战 植物肉市场“真香”?

如今端午节的粽子和清明节的青团、中秋节的月饼一样,在商家的推陈出新下内有乾坤,常常有意想不到的口味。“吃货”钱怡珈就在今年端午节第一次吃到植物肉粽子,粽子里有整块的“五花肉”,仿得惟妙惟肖。一位行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据他所知,国内这个赛道起码有超过5000家的“玩家”,但“许多都是中小公司”。这些“玩家”里既有传统农业食品企业,也有新兴的创业公司,既有跨国公司,也有本土企业。“鱼龙混杂较多,有些就是做传统的豆制产品,也会说自己是做植物肉的。反正目前还没有出现头部和龙头企业,大家都是试水,希望取得突破,但这个市场是大的。”

保障中国信息与数据安全 法律体系正在构建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和第四种生产资料,也成为各个国家、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但数字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滥用、泄露的情况。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例,在智能硬件和软件所织的这张网下,用户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工作场所信息、行踪轨迹、车内谈话信息等大量信息,都可能被滥用。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