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国通胀数据创下13年新高仍未动摇投资者情绪?美债收益率为何不涨反跌?紧缩周期临近应该怎么投?这些都是盘桓在近期投资者心中的巨大疑问。
摩根士丹利最新表示,明年经济增长和通胀预计仍将相当强劲。然而,今年第一季度经历了异常旺盛的需求,可能标志着增长和通胀的上升速率已达峰值。美国市场似乎也认同这一点,债券收益率因此触顶回落,一些周期性较强的股票也出现盘整。在一季度盈利大幅上修后,大摩现在认为未来继续上修的空间有限,毕竟一季度发生的一些事情未来不太会重复——经济重启叠加巨大的财政刺激带动了消费,加密市场泡沫也强化了财富效应。
市场预计,本周举行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将开始讨论缩减买债规模的问题。随着紧缩周期不断临近,投资策略也不同于早周期,盈利增速将成主要驱动力。年初从成长到周期的轮动速度开始放缓,机构认为这一时期更应该均衡配置。
通胀预期可能触顶
数据显示,美国5月整体CPI同比大涨5%,超过预期的4.7%,增速创2008年8月以来最高;剔除不稳定的食品与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年率达3.8%,同样超过市场预期的3.5%,增速创1992年以来新高。
然而,在6月10日上述数据发布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不涨反跌,收盘仅报1.454%。美股也照涨不误,标普500指数上周五收于4247.44点,距离突破历史新高的4249.74点仅一步之遥。
大摩认为,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通胀预期或已经近乎见顶。
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师威尔逊(Michael J Wilson)对记者表示,通胀保值债券(TIPS)市场此前已变得非常拥挤,特别是在零售市场,因此无论通胀数据结果如何,回调的时机已经成熟;盈亏平衡通胀率已经反映了市场对通胀的乐观预期,达到10年高点;此外,企业和消费者调查都表明,他们对通胀的预期发生了变化,认为通胀是更持续性的而非间歇性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预期可以导致行为变化。
“尽管所有这些指标都大幅走高,但它们似乎也已见顶,10年期国债名义收益率和盈亏平衡收益率已触顶回落。这可能是一个早期信号,表明后续经济增长和通胀都可能不及目前过高的预期。”威尔逊称。
影响这一预期的关键仍和需求水平有关。一季度高达1.9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拉动了消费,叠加加密货币扩张又带来了近1万亿美元的财富效应。但机构认为,这两种情况都不太可能在二、三季度重演,这也会逐步体现在经济增速和通胀数据上。
从名义利率拆解来看,2月中旬之前,美债收益率快速攀升主要受通胀预期回升驱动。疫情后美国经济加速复苏,叠加拜登政府推岀的一轮轮大规模财政刺激,通胀预期不断升温,彼时实际利率受疫情反复等因素的影响持续磨底。
在突破1.3%后,通胀预期趋于缓和,实际利率替代通胀预期成为推动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的核心因素,这也意味着彼时市场的关注点更多落在经济数据的改善上。近期美债收益率的下行,更多则源于通胀预期和实际利率的同步走弱。隐含通胀预期从5月峰值下降近19BP,与CPI连续两个月的大幅上涨形成了鲜明对比。显然,美联储官员以及美国财长耶伦关于“通胀上升是暂时的”的说法终于让市场开始买账了,投资者开始相信,供给短缺造成的涨价将会缓解,且服务性需求的攀升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另一些因素可能也在推动收益率下行。景顺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对记者表示,债市正在对某些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未能受控的担忧做出反应,尤其是在更令人担忧的Delta变异病毒株迅速传播的情况下,这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Delta变异病毒株占英国新病例的90%,并且很可能成为美国的主要毒株;此外,美国以外的投资者仍被美国国债所吸引,特别是考虑到欧元区的利率非常低。上周的一个催化剂是美元走软,这刺激了外国购买美国政府债券。
紧缩周期前夕应均衡配置
不过,通胀预期触顶并不代表通胀会很快下行,更不代表全球央行尤其是美联储永远不“收水”。
Kristina Hooper预计,本周举行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将开始讨论缩减买债规模的问题,可能会在夏末的杰克逊·霍尔会议(Jackson Hole)上宣布缩表时间点,并于秋季开始实行。但市场可能还没有准备好接受这个消息,预计美债收益率可能在下半年上升。
历史数据也显示,即使在经济增长动能见顶放缓、流动性边际收紧的时期,股市表现仍可能保持良好,盈利增长是驱动股价攀升的关键。当然回报往往会弱于经济强劲增长的时期。在行业配置上,比起在上一个阶段侧重于顺周期板块的配置,在当前的中周期,行业配置就需要在长期可持续成长和顺周期板块中求取平衡。
年初以来,从成长到价值的板块轮动加速。但事实上,5月以来,早周期板块相较于标普500的表现已明显触顶回落,这也和美债收益率触顶回落的时间点吻合。
大摩认为,在成长(growth)和价值/周期性行业(value)之间,后疫情时代的每股收益驱动因素将更加均衡,消费者服务、运输、能源和资本物品等板块预计将成为价值/周期板块的重要增长驱动力,这和过去两年有较大不同,当时每股收益增长主要集中在科技和通信服务。
未来,更高的利润率预期主要是由科技、互联网和制药行业推动的。就不同板块对整体营业利润的贡献来看,科技公司仍占主导。具体而言,传媒和娱乐行业(以谷歌和脸书主导)的利润增长几乎占预期利润增长的四分之一,软件/服务占17%,零售服务占16%(其中亚马逊一家公司就贡献了近三分之二),半导体占12%,科技硬件占10%,制药占11%。
之所以这一时期要均衡配置,也是因为从绝对角度看,大摩认为预期利润率涨幅最大的是科技股和一些周期性行业,部分周期性行业在经历了上半年的大涨后,后续行情仍有望延续,包括汽车、耐用消费品/服装、多元金融(资管公司、投行、经纪公司)、能源和材料等。
(李占锋 HF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