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告,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部署,将于近期分批投放铜、铝、锌等国家储备。投放面向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企业,实行公开竞价,相关工作由国家物资储备调节中心具体负责。
受此消息影响,沪镍一度跌逾4%,沪镍最终跌幅达3.78%。与此同时,沪铜和国际铜持续走低,双双跌幅超2%。有色金属板块午后跌幅扩大,截至发稿,港股有色金属板块中,中国宏桥(01378.HK)跌幅达8.38%,紫金矿业(02899.HK)跌幅达8.93%,中国铝业(02600.HK)跌幅达7.146%,赣锋锂业(01772.HK)跌幅达6.39%。
国储局抛储靴子落地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关于国储局抛储的消息一直在业内盛传已久,午后发出公告,意味着近期的抛储的传言总算是靴子落地。早盘多数有色金属的价格就震荡偏弱,而午后开盘有色系品种出现集体跳水行情,跌幅迅速扩大,因铜、铝、锌抛储消息官宣。
据记者了解,5月10日,以沪铜为首的有色金属期货价格相继触及纪录高位,沪铝刷新2010年以来最高。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抛储只对短期价格走势产生影响,长期而言,这一消息不太可能对价格造成太大冲击,因为抛储的消息其实已经被市场消化。
国投安信期货研究院首席有色金属分析师车红云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国内(铜)消费疲软,在传统的消费旺季一直难以去库,直到5月份国内库存才下降,但主要原因是进口减少,目前这种局面已经引发海外库存增加,对铜价造成打压。国储放储无疑会使这种局面得以继续,会给铜价造成进一步打压,在目前铜的宏观属性作用减弱的背景下,无疑铜的回落空间也会放大。
据了解,今年年初至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引起了决策层和监管部门的注意。5月12日中国国常会后大宗商品多数价格出现大幅回落,最近有色价格也因国储放储预期出现回落,中国企业难以接受高价格,这次宏观调控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保证经济稳定、调控商品价格的能力。
6月1日,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称,今年以来的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中小企业带来压力。工信部将加强运行监测,稳定市场预期,协同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熊茂平在会上同时表示,将实行联动监管,保障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
王江平表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下游企业带来压力,特别是中小企业多数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对成本压力的传导和消化能力较弱,受到不少影响。工信部将加强运行监测,稳定市场预期,配合有关部门坚决打击恶意炒作、哄抬价格的行为,同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协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与此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负责人陈志江也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一些品种价格连创新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密切跟踪价格走势,加强预警分析,定期监测铁矿石、钢铁、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形成每周分析报告,并有针对性的实施有效监管。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研判形势,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持续释放强监管的信号,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国企被要求严格管理金融衍生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