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赴港上市潮仍在继续,这次是越秀地产控股的物业公司越秀服务。
内地物管企业上市潮,是从2019年开始的,当年滨江服务、奥园健康等8家物业公司在香港上市,形势在2019年和2020年愈演愈烈,2020年有18家物管公司在香港上市,2021年(截至目前)又有30家物管公司正在港交所递表排队中。
上市后,大多数物管企业股价涨势凶猛,以融创服务为例,2020年11月19日融创服务正式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11.6港元,当天股价大涨21.9%,2021年年初涨到22.8港元/股。
越秀服务计划于6月28日挂牌上市,把价格定在每股4.88港元-6.52港元,最多集资24.10亿港元。
定价每股4.88-6.52港元
6月15日,越秀服务管理层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本次招股的具体信息。《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越秀服务将于2021年6月16日-21日进行招股,拟全球发售369,660,000股股份,其中,国际发售共332,694,000股股份,香港公开发售共36,966,000股股份,此次发行的定价区间为每股4.88-6.52港元,最多集资24.10亿港元,并计划于本月28日挂牌上市。农银国际、中信建投国际、建银国际及越秀融资为此次发行的联席保荐人。
此次越秀服务IPO的基石投资者可谓星光熠熠,涵盖了大型投资机构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方两大类机构投资者,包括新华资产管理、嘉信金融集团、金蝶、商汤科技、昇辉控股、深圳凯尔汉湘实业、索菲亚的两位董事江淦钧及柯建生、华科资本和尚慧。根据协议,10家基石投资者按发售价认购总额最多7.772亿港元的发售股份数目。
在募集资金用途方面,越秀服务计划将募资所得款项的60%用于为策略收购和投资提供资金;15%用于进一步发展增值服务;15%用于开发信息技术系统和智能社区;10%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主要业务在大湾区
与大多数内地物管企业不同,越秀服务在内地和香港都有布局,主要业务集中在大湾区。
目前,越秀服务的版图已拓展至19个城市,其中6个位于大湾区,包括香港,是为数不多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均有业务布局的物管企业。截至2020年12月31日,越秀服务在大湾区的总在管面积为2,530万平方米。
依托控股股东越秀地产的资源,越秀服务在大湾区有了30年的物业管理经验,但真正升级是在2020年。2020年11月,越秀服务收购了战略投资者广州地铁的广州地铁环境工程与广州地铁物业管理,成为拥有“地铁环境工程维护+地铁物业管理运营”的复合型物业管理公司,综合实力倍增。根据中指研究院的统计,就综合实力而言,越秀服务于2021年在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中排名TOP 16;而就2020年在管面积的市场份额而言,在提供商业运营服务的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中排名第7位。截至2020年12月31日,越秀服务的总在管面积为3,260万平方米,在管物业数量为215个,在管面积中有96.1%的物业位于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
越秀服务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林峰表示,“越秀服务拥有近30年的丰富营运经验,一直紧随国策深耕大湾区,是为数不多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均有业务布局的物管企业。除住宅物业管理外,越秀服务亦拥有20年商业物业管理及运营经验,是中国高端写字楼物业管理引领者,已形成了全业态、全客户和全服务的业务构成,具备全链条服务能力。”
2020年净利润已达2.04亿
在登陆港交所之前,越秀服务已经在业绩方面做了充分的铺垫。
2018-2020年,越秀服务营业收入分别为7.63亿元(人民币,下同)、8.96亿元和11.6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3.7%;净利润屡创新高,2018-2020年分别达4,731.4万元、9,320.7万元和2.0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7.5%。此外,越秀服务净利润率由2018年的6.2%大幅增加至2020年的17.4%;整体毛利率由2018年的25.9%上升至2020年的34.5%,
林峰表示,“过去三年,多元业务的发展拉动越秀服务的收入快速增长,净利润同比成倍增加,毛利率及净利率更领先于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的平均表现”。
这与2020年的战略收购有很大关系。
收购广州地铁旗下的广州地铁环境工程及广州地铁物业管理,为越秀服务带来在管地铁站线及车辆段地铁上盖住宅及商业物业等业态,新增总在管理面积超500万平方米。该项目的成功收购,不仅为越秀服务增加了新的业态,也因其承担地铁列车等特种设备清洗工作而建立起技术壁垒,大大增强其外拓同类型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林峰强调,“越秀服务作为拥有TOD综合物业管理能力的城市服务运营商,背靠中国最大的TOD发展商之一越秀地产及广州地铁,以及越秀集团三大国有股东,有望为未来的增长增添新引擎,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未来,越秀服务将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及国家发展战略,重点深耕大湾区,并凭借国企背景优势,积极抓紧机遇、提升市场占有率,为股东及投资者创造理想的回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