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也有保险?揭秘航天保险:头部险企为国之重器保驾护航

财经
2021
06/21
10:36
亚设网
分享

每经记者 潘婷 每经编辑 廖丹

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驻人员,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603698,股吧)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载人航天工程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高密度发射——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共实施11次飞行任务,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运营阶段。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实力的进步,而中国保险业在这其中扮演了“守卫者”的角色,航天事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航天保险区别于其他险种。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全球商业卫星广泛应用,尤其是星群、星座等新航天科技(000901,股吧)发展模式不断革新,航天保险方案设计变得复杂;航天技术的日新月异决定了航天保险市场新发展,在这一领域没有一成不变的保单和固定的费率,对每个项目的承保都体现量体裁衣的理念,这正是航天保险区别于其他险种的显著特点。

商业航天保障需求呈现多样化特点

纵观全球航天保险发展史,经历了三个阶段。

1965年,保险市场安排了第一张航天保险的保单,承保的标的是首次应用于商业通信的同步静止轨道卫星“国际星1号”,保单所保障的范围仅包括第三者责任保险和发射前保险,没有承保发射保险和轨道寿命保险,这也是全球航天保险进入初期阶段(1965年~1974年)的标志。

而后,全球航天险进入缓慢发展阶段(1974年~1996年)。随着火箭及卫星技术成数性提高,航天保险逐渐被全球主流保险公司接受并逐步优化承保方案、承保能力亦大幅提高。但1977、1979年2次事故导致整个航天保险入不敷出,也导致再保市场重新洗牌:1977年欧洲宇航局的轨道探测卫星1号由于德尔塔火箭的故障导致全损;1979年SATCOM III卫星因远地点发动机故障没有能够进入轨道而致全损。这两次赔款金额达到1.05亿美元,不但将航天保险近15年来累计的保费全部用尽,而且还需要预期的保费收入来弥补。

随着全球商业卫星广泛应用、航天技术的日新月异,航天保险进入多样化发展阶段(1996-至今),体现出量体裁衣的特点,发展至今主要险种有火箭发射前保险、卫星发射前保险、卫星发射及初始运行保险、卫星在轨寿命保险、卫星发射第三方责任保险等。

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保险公司自身承保能力有限,航天保险大部分分保到国际市场。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人保、平安、太保为代表的保险公司开始涉足航天保险领域。

1992年8月9日,平安保险独家承保返回式遥感卫星2号01星发射保险,开启了平安保险参与民族航天保险事业的大门。

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和2004年是中国航天保险两个关键时间点,在政策的支持下,国内航天保险迎来高速发展。

1997年8月,在财政部、人民银行的组织下,平安、人保、太保等等九家财险公司和中再保险共同组建中国航天保险联合体,中国航天保险开启政策性保险时代。

2004年,原保监会明确航天保险采用“一个市场、两种模式”的新规则,商业共保形式逐渐成为主流。

2015年,全球范围内掀起商业航天发展(000547,股吧)高潮。

头部险企积极发展航天保险

航天事业发展至今,头部险企也呈现出健康发展态势。

1996年,平安保险联合五家财产险公司推出“亚太一号A”卫星发射联合共保方案,这是国内各保险公司第一次以联合共保形式为卫星发射提供保险,保额达1.2~1.4亿元美金。

1997年8月29日,中国航天保险联合体正式成立,先后承保了中卫一号、鑫诺一号、风云一号C星、D星、开拓者火箭等发射险项目,平安保险作为联合体一份子参与承保了1997-2003年间国内所有与卫星发射有关的航天保险业务。

2004年9月6日,平安产险与太保等五家财产险公司以商业共保方式承保“风云二号C”星,此后国内全部商业发射项目都无一例外地选择商业化操作模式。

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进涉足航天保险,在这一领域,我们存在哪些方面的优势或不足?

航天保险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卫星风险事件频发,保险行业承保亏损严重,导致国内承保能力不足,较大依赖国际再保市场承保能力。建议国内再保险公司加大对航天险项目承保能力支持,共同为国之重器保驾护航。卫星险多为政府项目,保险采购采取预算制,未结合市场风险情况合理匹配项目预算,以致部分项目因预算不足,而无法实现全额风险保障,建议可结合市场风险,合理匹配项目预算及全额风险保障。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董云龙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