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数家以茶叶为主营业务的公司相继递交了招股书,欲募资上市,其中就包括了中粮集团旗下的中国茶叶。目前来看,其规模相对较大。《红周刊(博客,微博)》记者在梳理中国茶叶招股书内容时发现,公司为了让自己形象显得比其它茶企更具有“高大上”特色,在研发人员数量、研发人员薪酬上可能存在不真实披露。
在生产人员方面,根据招股书披露的生产人员的数量和平均薪酬,不难核算出其生产人员的薪酬总额,报告期内分别为5843.50万元、6465.81万元、7714.50万元和3578.02万元。
在正常情况下反映生产人员薪酬情况的数据为主营业务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而《红周刊》记者从招股书中提取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通过上文核算出的生产人员薪酬总额竟然远远的超过了其主营业务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这一情况意味着公司披露的生产人员的薪酬情况很可能也是含有很大“水分”的,如果生产人员人数没有造假的话,那么其生产人员的人均薪酬很可能被人为“增肥”了。当然,结合中国茶叶当前正处于IPO期间的现状判断,也不排除其为了虚增利润,存在虚减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人工的可能。
实际上,就该公司披露的薪酬数据而言,最奇怪的地方还在于管理人员的薪酬。通常情况下,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拿高额薪酬本就是行业惯例,正因如此,一般企业管理人员的平均薪酬在高级管理人员高薪酬的拉动之下,普遍较高,可根据中国茶叶披露的数据,其管理人员的人均薪酬却是低于研发技术人员的。
此外,《红周刊》记者还发现中国茶叶招股书其他疑点,例如:所披露的研发技术人员的数量和员工平均薪酬金额的真实性是存在一定疑点、IPO研发人员占比12.6%,同类申报企业占比不到1%、巨额的存货存疑直指该公司营业成本的真实性……
具体全文已刊发于6月19日《证券市场红周刊》,全文名为《中国茶叶研发人员数量存疑,营业成本有人为“瘦身”之嫌》,作者王宗耀。详细内容也可关注“红刊财经”公众号进行阅读。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