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板,又三连板,涨得上市公司都懵了。
6月21日,曾在6月上旬斩获三连板的上海贝岭(600171,SH),再次收获三连板,今年以来股价已上涨113%。
上市公司大多数时候希望获得机构尤其是卖方证券公司的关注。令人意外的是,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上海贝岭,在公告中除了重复了不存在其他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常规解释外,还多加了一条对证券公司研报的警惕性提示。
上海贝岭表示,关注到近期部分证券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对公司未来的营业收入、利润水平、每股收益、股价和市盈率等指标进行了预测,该公司提示上述预测为第三方预测,未经公司确认,相关信息以公司公告为准。
上市公司提示券商预测数据未经确认
尽管上市公司都希望股价上涨市值做大,但是剧烈上涨却令人害怕。
6月21日,上海贝岭在前两个交易日涨停基础上再次涨停,斩获三连板,最新股价报收29.65元/股,全天换手率14.84%,成交额超过30亿元。
盘后,上交所发布的公开交易数据显示,6月17日至21日期间,沪股通大举买入上海贝岭2.69亿元,同时又卖出2.61亿元,兴业证券陕西分公司累计买入约2.1亿元,华泰证券总部卖出1.18亿元。
针对股价异常波动,上海贝岭在21日晚间公告尤其提及到了券商机构可能带来的股价敏感信息。
上海贝岭表示,关注到近期部分证券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对公司未来的营业收入、利润水平、每股收益、股价和市盈率等指标进行了预测。公司在此提示:上述预测为第三方预测,未经公司确认,相关信息以公司公告为准。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根据各大搜索平台,并没有发现近日有关专门针对上海贝岭的个股研报,倒是一些券商在晨会报告或涉及到行业报告中有提及上海贝岭。
例如,中信证券在电子元器件研报中,以“关注MCU芯片缺货下的国产厂商机遇”提到,MCU(微控制器)是海量电子设备的基础控制芯片,以往海外大厂占据主要市场份额。2021年以来,MCU海外大厂缺货及价格飞涨现象突出,包括汽车在内的部分下游出现缺芯状况,国内下游客户开始加速MCU的供应链本土化。看好今年国内MCU厂商业绩表现,建议关注兆易创新、上海贝岭等。
光大证券则在通信电子行业报告中提及上海贝岭:电源管理IC保持高景气度,高速精密度ADC打开成长空间。
记者注意到,专门针对上海贝岭的研报出现在4月18日安信证券相关分析师团队,彼时上海贝岭刚发布今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彼时,安信证券在研报中对上海贝岭业绩进行了假设预测,假设2021全年半导体行业维持景气,本年度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仅有一季度已公告部分,后期不再计算变化并且剔除其他非经常损益变化。2022~2023年盈利增长来自于主营业务,因此预测 2022年表观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是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导致。综上,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收入分别为18.78 亿元、24.42亿元、28.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9亿元、4.8亿元、5.55亿元,首次覆盖,予以“买入-A”投资评级。
数据显示,上海贝岭2020年营收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3.32亿元和1.77亿元,2021年一季度营收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4.29亿元和7562万元。
今年以来已上涨113%
今年以来,上海贝岭股价已经上涨一倍,这使得上市公司,面对异常波动股价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作出解释,理由怪到券商预测上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实际上,上海贝岭除了提示证券公司预测数据未经确认,还态度颇为谦卑提示市场风险。
上海贝岭表示,一方面,近期二级市场对公司所处的半导体行业前景持续看好,但是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充分认识到目前上海贝岭业务和全球领先的 Fabless (采用无晶圆生产线的集成电路设计模式)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希望投资者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另一方面,上海贝岭作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可能会存在晶圆制造厂商和封装测试厂商产能不足,不能完全保证公司产品及时供应的风险。同时,集成电路产品业务受终端市场需求变化影响较大,导致公司未来经营存在较大幅度波动的风险。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进入今年6月,上海贝岭股价异常波动,已经连续两次三连板情况。
数据显示,6月1日,上海贝岭以18.39元/股开盘,后续持续上涨,6月4日、7日和8日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而6月17日、18日和21日再次出现3个连续交易日涨停,以6月21日29.65元/股收盘价计算,上海贝岭6月以来已经上涨61.22%,年初至今已经上涨112.59%。
记者注意到,对比6月8日的异常波动公告解释,6月21日晚间发出的公告基本上是在原有基础上,加上了对证券公司预测数据未经确认提示以及与全球领先企业的对比差距的市场风险。
此外,在常规解释方面,上海贝岭表示,经公司自查及向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函核实、确认,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除公司已披露事项外,不存在其它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相关报道:
斩获三连板 上海贝岭提示风险:机构研报相关预测未经公司确认
上海贝岭三连板提示风险 深股通活跃操作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