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每天一般在下午4点半就放学了,而此时大多数家长还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着,孩子谁接送、去哪儿一直是一个难题,使得部分职场女性在生育后不得不成为全职妈妈。为给学生和家长切实减负,教育部多管其下,一方面规范校外培训,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课后服务工作的覆盖面和服务深度。
课后服务结束时间要晚于当地下班时间半小时
近日,教育部遴选确定首批23个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并在系统内推广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通知中明确要求,中小学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
在通知中,教育部明确四点要求:
一是推动课后服务全覆盖,切实打通学校课后服务“最后一公里”,确保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二是保证课后服务时间。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普遍的正常下班时间后半小时;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可以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切实解决好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
三、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习辅导,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水平。
四、强化课后服务保障。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通过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具体政策由各省份制订,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建立健全以学校教师为主、校外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的课后服务师资队伍,完善参与教师和人员补助政策。
通知遴选确定了首批23个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
课后服务工作备受重视
201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各地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提出要求。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针对“课后三点半”难题,要求各地要强化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
2021年2月23日,在教育部召开的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吕玉刚司长表示,各地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每个学校都要做起来。在时间安排上,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补习辅导。
2021年5月21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九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提到,要鼓励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10月,全国已有29个省份出台了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30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
课后服务需求大
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情况如何?2019-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课题组在山东、广东、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六省份进行实地调研,对中小学课后服务有关内容进行了专项调查。课题组分别对省会城市、地级市及县级市的中小学进行抽样调查,样本涵盖东中西部地区130余所中小学的一万余名学生。
课题组调查的数据显示,在中小学课后服务上,没有参加过课后服务的占比约51%,参加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占比约49%,即大约一半的学生参加过课后服务。
是什么原因驱使学生参加中小学课后服务呢?课题组的调查显示,32%的学生表示“父母上班没时间接送”,22.5%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差”,有26.3%的学生表示“别人都参加”,也有19.1%的学生表示“学校或教师有要求”。
课题组分析,课后服务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欢迎,一方面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课内教育差距,另一方面能为家庭教育缺位和社会教育失范的学生进行优质替代。
课题组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小学课后服务内容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做作业(87.6%)、自主阅读(78.2%)和拓展训练(61.9%),其次是体育(53.3%)、兴趣小组(50.9%)和艺术(46%),占后三位的分别是娱乐游戏(38.4%)、科普活动(43.8%)和观看适宜儿童观看的电影(30.2%)。
在收费方面,《意见》明文规定:不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省会城市,中小学课后服务费用全部由政府财政负担,有力地推动了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也有不少地方尤其是中等城市,因政府财力有限,采取成本分摊的方式,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参加课后服务学生所在家庭承担部分费用。
但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县(区)财力困乏,课后服务的费用全部由学生所在家庭承担。课题组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县(区),学生每月交纳的课后服务费用上,平均为138.16元。课题组认为,对于经济宽裕的家庭来说,这笔费用并不多,但是对于经济困难家庭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课后服务应该怎么做?
课题组实地调研发现,课后服务延长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挤占了备课、教研、学习时间,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和休息。在课题组进行的访谈中,有些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表示,学校教学工作本来就非常繁重,额外增加课后服务的任务后,实在忙不过来。
课题组建议,给予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相应的待遇和优惠条件,才能更好地维护教师的尊严与权益,补偿教师的付出,稳定教师队伍,切实保障课后服务可持续性。
此外,课题组还对课后服务提出五点建议:
(一)采取有力措施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
第一,遵循自愿和协商的原则。课后服务的经费来源、开支、课程内容和教师报酬等,学校应积极和家长委员会进行协商,绝不允许“一刀切”。
第二,优先照顾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
第三,保证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课后服务顺利开展。
(二)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建立课程研发团队。研发团队由学校教师或校外第三方机构组成,经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认定资质后,进行课后服务课程的开发。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采取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公开采购优质的课后服务课程。
第二,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由学校或第三方机构在课后服务时间内开展艺体、科技、拓展训练等特色课程。并且,要将校内课后服务拓展到校外,如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甚至企业、车间和街道社区等。
(三)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第一,实行“财政拨款+合理收费”的保障机制。“财政拨款+合理收费”是中小学课后服务的合理选择,欧美发达国家也大都采取财政拨款和家长自愿交费的方式。
第二,加大对课后服务收费的监管力度。
(四)优化课后服务师资配置
第一,精心调配课后服务的师资。一方面,鼓励教职工发挥特长、跨学科指导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广泛动员学生家长、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提供公益性服务。另一方面,采取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聘请文化、体育、科技、卫健等部门及科协、文联、美协、书协等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的人才,到学校组织课后服务活动。
第二,合理支付教师课后服务报酬。课后服务属于非工作时间,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理应获得相应的报酬。
(五)加强课后服务的管理和评估
对课后服务严格实行事前事中事后跟踪管理,从课后服务的申请审核,到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师资,再到课后服务的质量,形成全封闭的课后服务治理环,保证课后服务有序开展。并且,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及时对课后服务进行评估,包括课后服务的内容、课后服务质量、学生及家长满意度和课后服务目标的实现情况等,实现课后服务良性发展。
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治理校外培训乱象的有效措施,也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迫切需要。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和补充,为推动基础教育生态调整和优化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行业影响:
强监管接踵而至!教育股高估值不再 校外培训机构凉了?
又出手了!教育部重拳出击 成立新机构专治校外培训 这类企业或迎大机遇
暑假禁止补课?“行业应做好最坏打算”!课外培训龙头年内普跌7成 投资人集体关闭赛道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