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新IT破题企业数字化转型

财经
2021
06/28
06:30
亚设网
分享


联想新IT破题企业数字化转型

面对海量的个性化订单,智能排产仅仅耗时1.5分钟,智能技术让机器和机器能够相互交流……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命题,联想正在不断用实践改变人们的传统印象。依托在制造领域几十年的技术和能力积累,正在加速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推动者”。

伴随智能化转型的共识和新基建的东风,联想提出通过新IT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曾经强调,“这里的IT不再是传统的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而是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智能化转型)”。

基于“端(智能物联网终端)-边(边缘计算)-云(云计算)-网(5G)-智(行业智能)”技术架构赋能各行各业,加快数字经济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中国制造实现产业升级,作为基础设施的新IT起到支撑和赋能作用。

升级赋能

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 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达到214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据将增至3848亿美元,其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4%。

庞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各路IT巨头竞相角逐。联想智慧中国行青岛站现场,联想集团IT总监杨京海告诉记者,在智能化时代,是从个人消费者到企业,信息消费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以及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应用升级。

过去,客户购买的是服务器、存储、网络等传统的IT基础设施,是产品导向的。今天,客户购买的是算力和解决方案,是应用和服务导向的,需要的是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运维的全过程的服务。而联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基于“信息消费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数字化向智能化的应用升级”这三大行业升级趋势,凭借自己多年来在制造业的丰富经验,和对数字化创新技术的应用相融合,提出了3S转型战略,即把PC之外的智能产品,智能基础架构和智慧服务作为战略转型的突破方向;同时,也颠覆了新的IT理念,在新架构助力下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赋能。

山东机遇

智能制造升级能给传统企业带来什么改变?杨京海介绍,某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项目启动后,依托联想新一代技术的智能运营中心和数据平台,超过30家工厂,22万台/套生产设备或系统,超200万数据点位……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多个领域的全量数据采集,分步达成全局可视、可析、智能的目标可析的结果,极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近年来中国工业产值增量向高端制造转化,传统制造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山东作为制造业大省而非“智造”强省,面临人力成本增加与供应链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因此,整个制造业的转型需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

而对青岛而言,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强市建设,实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进位争先的重要手段。2020年,青岛全市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53.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7.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4.6%,企业运营成本平均下降27%,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6%。

以工业互联网赋能,由“制造”转向“智造”的涅槃蝶变正在加速推进。依托齐全的工业门类与新技术的全面融合,未来智能制造将会是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联想答案

“联想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行业智能化,在智能变革时代全面展现出了联想以服务驱动的智能化转型解决方案。”杨京海告诉记者,“长期积累的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端-边-云-网的计算力架构,以及我们的服务能力,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都将大有可为。”

作为制造企业的代表,联想提出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在自己的应用场景里得到了充分验证,据介绍,联想与全球5000家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并同400多家核心供应商建立了数字化平台,实现了供应链的生态协同运作。经过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联想全球供应链,已经是联想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杨京海说,正是基于此,在2021年Gartner全球供应链25强评选中,联想取得了第16名的成绩,也是中国唯一一家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业。

在强大算力、大数据、5G、AI等技术的共同作用下,要让智能解决方案成为可能,每个企业对IT的认知必须重构,要向新IT升级。在联想智慧中国行青岛站的现场,联想推出基于新IT打造的智能化引擎“擎天”。

杨京海介绍,联想擎天就具备了云原生,中台化和AI智能三大特点。这使得新IT架构能够以更低成本、更敏捷高效、更一体化地完成部署与迭代,切实满足客户面向各种具体场景的智能化需求。同时,对于像联想这样致力于提供新IT服务与解决方案的企业来说,擎天引擎也提供了一个能够兼顾客户个性化场景应用与企业低成本规模化复制的解决之道。在助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它能使客户作出更准确的判断,面对市场变化做出更敏捷的反应。

来自波士顿咨询的报告显示,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预计可以为中国制造业带来25%的生产效率提升,创造额外6万亿元的产业附加值,并且影响百万从业人员的工作。未来,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将重塑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制造业创造更大的想象空间。

(文章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文章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