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编辑 陈星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然而,与老龄化不相匹配的却是当下的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保险业因与养老产业的强契合,成为了参与养老服务的主力之一,其中又以养老社区最受险企追捧。
在6月25日召开的首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上,大家保险集团董事长何肖锋介绍,包括大家保险在内,市场上已有13家保险机构投资的近60个养老社区项目,为全国20余省市提供床位数超8万张,充分发挥了商业保险的催化剂和黏合剂作用,有效促进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
保险公司早已开始布局养老产业
作为最早感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行业,其实早在十几年前,一些保险公司已经穿透周期悄然布局养老产业。
从具体运作模式看,主要分三种:重资产模式、轻资产模式、轻重并举的资产模式。
重资产模式主要是险企使用自有资金直接参与到养老地产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这之中最受关注的就是泰康保险。作为最早进入养老社区领域的险企之一,泰康保险采取的就是买地自建的模式,而这也成为了当下险企进入养老社区的一个主要途径。值得一提的是,重资产模式考验险企流动性、战略定力和运营能力,对保险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相比之下,轻重并举的模式对险企的资金流动性要求较低,保险公司得以用较少的资金撬动更大规模的养老服务供给,以更多的专业护理和运营服务加持养老社区。例如中国太平就采用了轻资产和重资产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是斥重资产打造了大型CCRC社区“梧桐人家”,另一方面打造以旅居社区为主的“太平乐享家”项目,已有多个第三方养老社区项目。
此外,还有部分保险公司采用纯轻资产的模式,轻资产运作负债少,例如大家保险,探索“以核心城区高品质养老机构布局为主,以城郊特色化持续照料退休社区为辅”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保险公司通过整合养老资源,将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与保单有机结合,以刚性的养老需求带动相对低频的保险需求,形成新的销售场景和客户群体,既实现了从客户需求出发定制服务方案,也为自己打开了转型发展的广阔空间。”何肖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目前大多数养老社区尚处于运营亏损阶段
由于我国险企养老社区仍处于初期阶段,从运营模式来看,养老社区收入来源包括入门费、会员卡、月费和其他服务费用,并通过给予满足条件的保险客户入住养老社区的资格、优先入住的权限和部分折扣优惠的形式,来实现和保险业务的联动。而“只租不售”的监管要求也使保险系养老社区的投资回报周期更长,目前大多数养老社区尚处于运营亏损阶段。
一位险资投资人士表示,养老社区的投资回收期长达10-20年,但仅以此判定养老社区不赚钱,也是不科学的。清华大学教授周燕珉指出,保险企业做养老运营能够盈利的并不多,还处于爬坡期,尤其是养老机构入住率的提升,是一个慢热过程。
“新开业养老社区普遍都需要经历入住率上升阶段,当入住率达到一定比例时,就能够实现盈亏平衡和良性运转,这和其他产业并无不同。真正不同的是,养老社区一旦住满,会处于长期满员状态,较少出现入住率大幅起落的情况,盈利性相对稳健。”大家保险相关人士称,保险行业与养老产业的战略协同反哺了养老社区,并塑造了一个稳定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长期来看,当我国进入平稳发展周期,养老社区的投资价值将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与生命周期为伴的行业,保险资金的长期优势、规模优势和保障投资协同优势,都将在大养老生态中得以凸显。
记者注意到,保险公司在加大养老社区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养老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近年来,保险资金在医疗、健康、养老产业链的投资规模非常大,主要目的在于延伸产业链链条,打造康养大生态,进而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目前,一些头部和大型保险公司已经着手以养老服务赋能和反哺保险产品和保险营销,开辟了一条或许可以延续保险快速发展和增量发展的整合营销的新赛道。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