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新任司长曾表示:“要做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开展音体美、琴棋书画等培训,特别在学科类教学方面不要替代学校的教育功能。”
文|《财经》(博客,微博)记者 樊瑞
编辑|张有义
“双减”政策公布的前夜,相关部门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教育培训行业的神经。
7月2日上午,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17天后,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了该司领导班子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俞伟跃担任该司司长,副司长为杨剑波和陈东升。
这意味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正式运行,将发挥其对校外培训行业统筹协调的监管职能。在具体政策还未落地之前,坊间的传言已让K12校外培训机构如履薄冰。
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前后,各地有关的政策铺垫已经陆续推出。
5月21日,北京市教委等四部门发布文件,针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学费及存管问题,明确提出要采用银行存管模式开展资金监管。有关业内人士认为,这其实就是为了防止如履薄冰的校外培训以及线上培训机构混乱局面的发生。
7月2日中午,北京市教委表示,近日将正式启动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具体将由各区教委组织面向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的托管服务。官方办理的暑期托管,北京并非首例,上海、武汉在此前已公布相关举措,此举被认为是应对“双减”中提到的禁止寒暑假补课的补充和救济方案。
随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领导的走马上任,新领导对于治理校外培训是什么态度?多地开展小学暑假托管服务,会对教育培训行业带来多大影响?接下来,校外培训机构究竟将面对何种发展处境?
新司长曾定位教培行业是补充
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相关人士的任命其实在7月1日中午就在教育部官网披露,但是该消息很快被撤掉。次日早上,教育部重新公布了任命名单。
本次任命的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领导班子成员中,有两位来自基础教育司。其中,司长俞伟跃自2015年起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副司长陈东升此前担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副司长杨剑波此前为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副局长、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之前,对校外教育培训行业的管理主要由教育部下设的两个处级单位负责,分别是基础教育司下的校外教育与培训监管处和发展规划司下的民办教育处,后者主要承担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的有关工作。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新成立一个内设司局专门用于监管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意在重塑校外培训行业发展格局,让校内教育、校外培训同向而行,传递出彻底解决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难的信号。“高规格的司取代原来的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发挥其综合协调职能,比如在执法上协调市场监管部门,肯定更有力度”。他指出,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更多被赋予协调与指导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工作的职能,“通过校外培训监管司来制定相关政策,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执法工作,完善健全相关机制,这是成立新司的主要目的”。
据悉,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有30余人的编制,极大扩充了监管力量。后续各省市区也会相应进行机构调整,从此在中央和地方都有专门力量监管教育培训行业。
公开信息显示,走马上任的新司长俞伟跃非常关注校外培训机构,曾多次就校外培训治理相关文件和问题作出解读及回应,就校外培训行业领域的规范及发展问题做出表态。
2020年12月,俞伟跃在“2020在线教育论坛”上指出,“该是学校办的必须回归校园,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强调,学校要承担起“扶弱、拓优、作业、活动”等内容。学科教育最好由学校自己来完成,学生作业也最好在学校里完成,另外,学校还要开展一些体育、艺术、阅读等活动。
他在发言时还提出,校外培训机构要做好自律,不能代替学校去承担学校该做的事。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定位与发力方向,俞伟跃也明确表示,校外培训机构要做学校教育的“绿色补充”,可以多关注学校产品有限、资源不足、教师负担过重的方面,多关注音、体、美等校内资源相对欠缺的科目,以及着眼于学生爱国、情怀、责任等必备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他表示:“要做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开展音体美、琴棋书画等培训,特别在学科类教学方面不要替代学校的教育功能。”
高中阶段也要被禁止吗?
今年以来,中央层面多次表态要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5月2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意见)。
目前,“双减”意见并未正式公布,但是从2月份开始坊间已有不少传闻。教育培训行业这个曾经炙手可热的行业开始遭遇巨变,多个K12行业巨头都传出裁员和业务方向调整的消息。
刘林用“政策收紧、资本收手、市场收缩、广告收兵”四个词来概括校外培训机构现在所处的境遇。他认为归根到底是资本的过度涌入,让本应该关注教育本身的行业,将重心转向营销推广,以互联网的思路来做教育培训,将教育这一公益行业的初心异化为逐利。
《财经》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双减”意见中对培训时间、投放广告、资金管理都会做出前所未有的严格规制。该意见首先会在北京、上海等多个试点城市展开,一般来说,非试点城市将参照使用试点城市的“双减”政策。“双减”意见最引发舆论关注的是对培训时间的限制,试点城市在周末、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将禁止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此举打击的是学科类的培训,音乐、美术、舞蹈等素质类课外培训不在规制之中。
“双减”意见主要规制的是什么阶段的学生?相关消息人士透露,“双减”的文件名字虽然针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阶段),但是参照“双减”文件精神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具体内容,学前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也将被纳入监管范围。
已在今年6月1日正式生效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3条规定,“学校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
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第41条规定,“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早期教育服务机构、校外培训机构、校外托管机构等应当参照本章有关规定”,这意味着学前教育也被纳入监管范围。
但是数位头部教育行业工作人员猜测,目前他们了解到的信息是不包括高中阶段,“具体还是要等文件下来才知道”。
暑假托管的影响
在重力打击校外培训机构的环境下,学生如果无法前往培训机构上课,那这个暑假将如何安排?一些地方政府给的破解之道是,由教育部门组织暑期托管服务。
7月2日,北京市教委通过官方微信“首都教育”发文称,暑假期间,北京市将由各区教委组织面向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的托管服务。
北京市教委要求各区教委本着公益、自愿的原则组织暑期托管服务,根据各区的实际情况,计划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确定托管服务承办学校,学生以就近的原则参加。
托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提供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阅览室,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活动等。适当收取费用,对家庭困难学生免收托管服务费用。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市教委还指出,托管中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
文件还要求,托管服务承办学校要做好学生安全工作,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实行校园封闭管理。此外,北京市教委倡议社会各界和相关单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志愿为中小学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务。
互联网教育专家、素履咨询创始人郁苗告诉《财经》记者,北京出台的托管服务政策是建立在“双减”政策和教育部设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基础上,总的原则还是解放家长的时间精力,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孩子减负。
北京并非最早行动的地方,早在6月15日,上海市就已发布有关小学生暑假托管班的政策。
据上海教育公众号, 2021年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已于6月21日开始报名。上海全市共开设办班点543个,覆盖所有街道、乡镇。上海还指出,暑托班的办班点覆盖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五个新城等重点区域,各区也将结合区域实际,盘活各类场地资源,在园区、商圈、楼宇周边开设办班点。
上海市还规定,暑托班的带班工作人员原则上按师生比1:5左右配备,预计今年共将招募超过12000名学生志愿者加入到暑托班工作中。
学生在暑托班里学什么?上海市指出,各暑托班为小学生提供公益型暑期看护服务,开展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拓展活动。从最为基本的学生暑期托管,到学生作业辅导与兴趣拓展,进而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体来说,上海市级统一配送了德、智、体、美、劳五大类别的课程,近20家社会组织将为暑托班提供超过2000课时的公益课程。
与上海、北京类似,武汉市所开设的暑托班也仅面向小学生。据武汉市委消息,2021年武汉市青少年暑假社区托管班已于6月30日开始报名,7月5日正式开放。武汉全市共开办193个市级暑假社区托管室和82个区级暑假社区托管室。
武汉市发文表示,在这些托管室和托管室服务区域范围内的武汉学籍小学生都可以报名,优先考虑假期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低收入双职工子女群体,无户籍限制;而幼儿园及幼升小阶段学生不在服务之列。
上述三地的暑期托管均针对小学阶段,目前并未有公布针对其他教育阶段的托管计划。可以预见的是,暑期托管这一模式将在全国推广。以往,寒暑假是教训培训行业最为忙碌的阶段,这个暑假,伴随“双减”政策临近,各种辅助政策不断落地,官方办理的暑期托管服务,会对教育培训行业带多大的冲击?
郁苗认为,暑期托管服务的存在,客观能从教育培训机构分流一部分学生,使得一部分报暑期培训班的生源流向暑期托管班,减少了部分当期校外培训机构暑假班的学生,她也指出,“当然效果不一定很明显,因为暑假班的报名已经进入尾声,报名人数实际上并没有明显减少的趋势,甚至线上线下的头部机构已经报满”。她认为暑期托管服务更重要的是释放了一种信号,来引导未来的暑假模式。
郁苗还表示,未来只有当校内托管有更丰富且质量更高的内容服务,才会真正带动学生回到学校接受托管,减少校外培训的实际需求。
(邱利 HN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