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记得前年小编和家人去大连自驾游时,特地去了旅顺博物馆参观。2008年5月18日,旅顺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截至2014年,大连市唯一一家国家一级博物馆。
近日,发生在旅顺博物馆门前的一件事引发了大批网友的批评。
起因是,某视频平台的创作者(又称UP主)、ID为“机智的党妹”(又被网友称作“党妹”,本名潘唐颖)发布的一则视频“翻车”了。她上传了一则名为《回到起点!去跳一支我喜欢的宅舞!》的视频,视频中的她身穿代表日本流行文化的洛丽塔服装,在著名的战争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门前跳了一支宅舞。
视频一经发出后,就引发大批网友的批评,称其行为不尊重历史,不合时宜。随后不久,“党妹”删除视频,并发布道歉声明。
可以说,这一次“党妹”彻彻底底地“翻车”了。作为一个拥有六百多万粉丝的大UP主,拍视频可能不会伤害别人,但一定会影响别人。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岂能坦然自若地在关涉民族屈辱的历史博物馆面前,笑嘻嘻地穿着代表日本流行文化的服饰,跳着日系宅舞?
“什么样的场合做什么样的事”,希望这些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能明白,喜欢JK制服也好,洛丽塔也罢,纯属个人爱好,这本无可厚非。但也要注意穿着场合和行为举止,肃穆庄严的博物馆永远不是追求“标新立异”的场合,也不是博眼球的工具。
爱国情绪也不是被用来挑逗的,不能拿民族伤疤开玩笑。阅读全文>>>
国内疫情现在逐步平缓,你有没有和小编一样在心里升起了浓浓的花钱欲望,买东西、出门旅游,让我重新体验一下这美好的生活吧!一句话就是:我想消费,我想出门玩儿。
这一年半内,居民的存款、投资、消费等偏好有何变化?
7月5日,央行发布的最新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5.1%,比上季上升2.8个百分点。记者根据近三年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统计,这是2020年一季度以来最高比例,但还没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具体来看,2020年一季度至2021年二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比分别为22%、23.4%、23.5%、23.3%、22.3%和25.1%。其中2020年一季度因疫情暴发,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比环比直降6个百分点。而此前的一年半间(2018年三季度至2019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比最高达到28.6%,最低为25.9%。
而居民投资意愿整体还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今年二季度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25.5%,比上季下降3.1个百分点。自2020年一季度以来最高值为28.6%,最低为23.8%。
被问及未来3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时,2018年时“旅游”这一选项曾多个季度高居榜首,获投票比例占约三成,不过2019年下半年起被“教育”选项反超。今年二季度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居民愿意在未来3个月增加支出的项目依次为:教育 (28.7%)、医疗保健 (26.8%)、旅游(25.0%)、购房(19.7%)、大额商品(19.4%)、社交文化和娱乐(17.7%)、保险(13.1%)。阅读全文>>>
虽然咱们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可是大家的防控意识还是很强,不论出去旅游、聚餐,还是去公共场所、乘公共交通,大家都能自觉地把口罩戴好。
不少小伙伴早在全球疫情开始时,就从旅行计划里把国外游剔除出去了。那么现在国外的疫情形势如何了?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将于当地时间7月5日宣布最后阶段的解封计划。据英国高级官员称,佩戴口罩在英国或将成为“个人选择”。该官员同时表示,做出何种疫情防控的选择,人们将自己做出判断,疫情将“常态化”。
此前,英国政府原定于6月21日取消社交限制,由于新冠疫情的反复,英国“解封日”推迟至7月19日。据BBC报道,约翰逊称,当人们“学会与新冠病毒共存时,必须在生活中做出判断”。
然而,目前全面放宽疫情防控限制似乎为时尚早。由于德尔塔变异毒株,一些国家的疫情状况出现了反弹,其中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蒙古等亚洲国家。据CNN报道,许多国家对于疫情防控仍然保持着谨慎的态度。比如,新西兰政府近期表示,正在考虑实行强制佩戴口罩的规定。
世界卫生组织长期以来一直呼吁大众做好防护。人们应该继续保持社交距离,戴好口罩,注意手部卫生,避免聚集。即使在接种疫苗后,这些措施对于阻碍病毒传播也有重要作用。阅读全文>>>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热度在民众中持续高涨,“七一”当晚举办的大型文艺演出中一个镜头触动了网友们的泪点:大屏幕上播放了毛主席挥手的视频。网友们发文称:是的,这太平盛世如您所见。
从电影《古田军号》,到正在热映的电影《1921》,及不久前播出的电视剧《中流击水》,王仁君前后三次在影视作品中饰演了毛泽东。在他看来,每一次的诠释都是一个答疑解惑的过程。
“《古田军号》里,我饰演的是1928年到1929年时期的毛主席,那个时候他的个人思想和领导经验已经相对成熟。而1921年,毛主席应该还是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要有变化,才能体现出人物的成长。”
王仁君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伟大的人不可能天生就气定神闲、英明果断,他一定有青春活泼的阶段,风华正茂时,他是什么样的?带着这样的疑惑,王仁君翻阅了大量资料,包括早期的文稿、人物传记,了解到了一段现在很少被提及的毛主席早期的经历。
1921年之前,毛泽东第一次去上海,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怀揣梦想,只身来到陌生的大城市,为了理想,一边在改变这个国家命运的道路上摸索,一边脚踏实地地工作着。“他也打过工,在洗衣房里帮忙,叫工读互助。”王仁君感慨,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从小事做起,“这是伟人和我们最贴近的一件事。”
扮演毛泽东的频次增多,毛主席思想的烙印也会在王仁君身上越来越深远,他经常感慨,毛主席精神世界承受的东西,还有毛主席坚定的意志都是常人难以达到的。阅读全文>>>
编辑:魏冕 刘喆 校对:陈荻雁
(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