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88亿混改方案落地:江苏国资拉群 阿里、小米等巨头入局!深圳国资弃权

财经
2021
07/07
00:31
亚设网
分享


苏宁88亿混改方案落地:江苏国资拉群 阿里、小米等巨头入局!深圳国资弃权


苏宁88亿混改方案落地:江苏国资拉群 阿里、小米等巨头入局!深圳国资弃权


苏宁88亿混改方案落地:江苏国资拉群 阿里、小米等巨头入局!深圳国资弃权


苏宁88亿混改方案落地:江苏国资拉群 阿里、小米等巨头入局!深圳国资弃权

7月5日晚间,苏宁易购连发多条公告,披露股份转让的最新方案,引入江苏国资和产业资本战投,深国资退出。


根据公告,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拟将上市公司16.96%的股份转让给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股份转让价格均为人民币5.59元/股。

苏宁88亿混改方案落地:江苏国资拉群 阿里、小米等巨头入局!深圳国资弃权

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由江苏省、南京市国资牵头成立,总规模为88.3亿元人民币,华泰证券、阿里、小米、海尔、美的、TCL等产业投资人参与。公告显示,该基金将支持苏宁易购应对流动性问题、稳定企业融资环境、促进企业稳定经营、持续发展,江苏和南京方面将协调省内各金融机构对苏宁易购恢复授信至合理水平。

苏宁88亿混改方案落地:江苏国资拉群 阿里、小米等巨头入局!深圳国资弃权

协议转让完成后,苏宁易购将不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同时,苏宁易购董事会也将重组,新新零售基金二期有权提名2名非独立董事。

近日,苏宁易购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的记者采访时谈道:“股权交易目的有两个,第一,大股东要通过资产处置的方式做债务化解,因为股票流动性比较强,升值空间各方面变数比较多;第二,非常重要的考量是为了给上市公司增信,因为毕竟苏宁易购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我们一直坚持它的这种独立性的发展。”

他还表示,从国资来讲,投到竞争性领域里并不是国资一般投资的领域,它不属于国资资本特点,“实际上这一次国资进入苏宁,我个人理解,有很大的纾困和引导作用。”

去年以来,苏宁面临着资金风波,回顾来看,孙为民向记者总结道:“苏宁在去年年底开始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件事,企业的流动性出现了困难。很多事情并不是偶然的,是很多事情的表征、表象,也有特定历史时期的现实因素的叠加。”

这其中有互联网转型的问题、有疫情的突袭、也有投资的影响,不少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苏宁当下面对的危机看上去像是外部危机,实际上是内外问题的一种集中式爆发,更重要的是,苏宁不要浪费这次危机,可以以此作为革新契机。

新股东之变

首先从股东层面看,在最新的股份转让完成后,公司持股5%以上的四大股东将分别是: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持股比例20.35%;淘宝中国仍是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19.99%;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为新晋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16.96%;第四大股东为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持股比例5.59%。公告还表示,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和淘宝中国、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均不存在一致行动关系。

苏宁88亿混改方案落地:江苏国资拉群 阿里、小米等巨头入局!深圳国资弃权

具体的股权转让计划是,张近东、苏宁控股集团、苏宁电器集团、西藏信托分别将所持公司311,629,999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35%)、116,375,496 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25%)、864,489,565 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9.29%)、 286,201,086 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07%)转让给新新零售基金二期。

这是江苏国资的再次出手,在今年5月,苏宁易购宣布与江苏省国资等方成立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该基金的股东分别为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高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实控人均为江苏省政府。

6月2日公告称,苏宁电器集团将持有的苏宁易购5.2亿股(占总股本的5.59%)转让给了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转让价款总额为31.82亿元,同时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和张近东签订了回购协议日,需要在2022年4月1日前支付回购价款。

江苏国资正在为苏宁易购补充“粮仓”,输血接近一百亿元。此前,苏宁易购曾宣布引入了深圳国资来缓解资金困局。今年2月28日,苏宁易购公告称,宣布引入深国资148.17亿元战投,拟按每股人民币6.92元交易。其中,深国际和鲲鹏资本计划分别作价51.54亿元及96.63亿元,持有苏宁易购8%(7.45亿股)和15%(13.97亿股)的比例,共计23%。

最终深国资并未注资,协议终止,而此前苏宁股权质押等数据中已经显现出端倪,可交易的股权数已不足。7月5日晚,深圳国际也发布公告称,与苏宁易购股东方未能就商务合作条件达成最终协议,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通过审慎分析论证后决定终止进行潜在收购事项,但双方将继续探索物流业务领域合作的机会。

有熟悉国有资产投资人士向记者表示,对于投资标的,考虑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包括投资风险、投资回报率、投资比例、管理层情况,资产保值等等,这是在商言商的商业决策。

其次,新股东的进入,一方面能够缓解苏宁的债务压力,此前苏宁已经多次质押。截至6月16日,张近东和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两者累计质押了17.8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76.74%,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19.14%;股东苏宁电器集团质押了1.47亿股份,占公司总股份比例为1.58%,累计质押9.9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77.64%,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0.68%。

同时,苏宁陆续进行了多次债券回售或购回,2021年1月购回资金17.33亿元;4月,18苏宁01债券按期全额兑付本息14.02亿元;5月,18苏宁02债券按期全额兑付本息10.86亿元;6月10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18苏宁03”债券按期完成回售,本金及利息已足额支付。

另一方面,引入多方战投后,新的管理层如何助力苏宁易购进一步发展,也是外界关注重点。不论上市公司是否有实际控制人,大家关注的是,苏宁是否有利用这次危机来转型的决心;能否发现问题并团结一致解决问题,聚焦零售继续前行;投资方和管理层是否有决心,来共同制定转型战略。

十年转型路和变数

而苏宁的资金流动性困局背后,有诸多因素和变数的叠加。对于问题成因,孙为民向记者表示:“一个是转型遇到的不对称的竞争加大了我们的投入。另外,在近期疫情期间,包括一些金融机构的恐慌叠加,会把这个问题放大。”

从业务转型层面看,苏宁从2009、2010年开始进行互联网转型,发展电商业务,从改名苏宁云商、苏宁易购,都能看出其最初的决心。

孙为民表示,目前苏宁已经实现了总销售70%左右都是在线销售,销售、用户这方面仍然取得了高速增长,基本转型结果是有的。但是放在行业里看实际上也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苏宁电子商务的发展没有在整个行业里占有比较重的份量;第二个方面,苏宁十年零售发展,我们在全渠道的零售过程中按照一般说法就叫经营性盈利、获利,没有体现增长。”

大象转身非易事,作为一家已经上市的零售企业,苏宁想要在电商领域后来居上,必然面临挑战。电商行业又强敌环伺,线上和线下的商业逻辑、操作打法、盈利方式都大相径庭,苏宁的线上线下融合之战,既要求底盘稳固,也要求新业务保持增速。面对新需求拓展布局调整管理结构的同时,上市公司还需要维持盈利,其中的考验可想而知。

市场给予了苏宁十年的窗口期间,苏宁也在探寻电商的差异化路径,如今苏宁依然坚持互联网转型的方向,并作出新的策略调整。

“未来就是智慧零售的天下,这个方向是我们从十多年前一直坚定的观点。在2019年的时候公司已经做了业务发展规划的调整,新的机会就是如何把我们在30年零售行业积累的资源,比如供应链和商品资源、围绕商品和用户的服务资源等等,作为我们的核心资产来进行社会化、互联网化的运营,”孙为民谈道,“所以我们在2019年时确定了资源互联网的发展路径,目前比较成功的模板就是下沉市场,3C市场的零售云模式。”

零售云以加盟的方式,让苏宁门店在线下迅速复制并规模化增长,这也是苏宁建立在“供应链+下沉市场”优势基础之上的成果。但是到了2020年,第一个变数突然来到。

孙为民说道:“2020年疫情的爆发有点打乱了我们调整的步伐。在2020年全国的各类店面差不多有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40%处于关闭状态。而且这种店面的关闭使得我们不敢在那个时期大调整,所以导致了我们在2020年的情况。其实在这十年里我们线下零售一直非常赚钱,所以这次疫情对苏宁线下零售盈利这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另外一个变数是我们对决策不够敏感,比如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以后,我们还是在这个阶段里对同行业里的一些企业做了比较大的援手,此外包括江苏、南京本地的很多企业有不顺的时候我们也都有一些支持。所以疫情的因素再加上我们的一些投资,就是在去年的时候做的一些投资,触发了金融机构的恐慌,金融机构的收缩收贷又传导到整个集团的业务上市公司的流动性。”孙为民谈道。

从业绩看,苏宁仍承压,7月5日,苏宁发布了2021年半年预报,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32亿元。财报表示,公司遇到阶段性的挑战和困难,二季度销售收入预计同比下滑超过30%,带来毛利额同比较大下滑,与此同时费用相对刚性,使得二季度亏损较大。此外,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预计影响金额约15亿元,主要包括珠海普易物流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收购公司物流资产公司、18苏宁债第二次债券购回带来的影响。

聚焦主业:苏宁能否迎来拐点?

在孙为民看来,遇到流动性问题就要做取舍,“我们很明确就是要聚焦零售,保护上市公司发展。”

在此前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苏宁多年的扩张之下,业务板块逐渐增多,包含了零售,地产、物流、金融、科技、文创、体育、投资等八大产业。

对于此前的投资并购,孙为民解释道,面对互联网的挑战,苏宁必须要解决流量获客问题。过去,苏宁主要通过广告采买获取流量,但这种方式从长远来讲是不可持续的。苏宁需要找到作为一个O2O零售企业在互联网中“刷存在”、吸纳用户的路径,因此苏宁开展了一系列围绕文创、体育的布局,都是基于零售获客的目的。

目前,苏宁易购在做业务调整,一方面引入各路资本输血,另一方面在收缩战线,进一步聚焦主营业务。此前,张近东就强调,2021年苏宁要把握“聚焦”和“创效”两大发展主基调,实现从商业模式向盈利模式的转变、从零售商向零售服务商的升级。他指出:“内外部多种因素交织的2021年,注定会成为苏宁发展过程中意义特殊的一年,也必将是苏宁近十年发展的转折之年。”

张近东表示,要自上而下聚焦零售主航道、主战场,“针对不在零售主赛道的,就要主动做减法、收缩战线,该关的关,该砍的砍”。比如,目前苏宁正在逐步减少体育足球领域业务。

据了解,2021年苏宁将大刀阔斧进行业务变革,加快开放赋能、优化线下店面结构、推动大快消供应链融合、推进物流网络的结构调整;将聚焦家电、自主产品、低效业务调整以及各类费用控制四个利润点,强化苏宁易购主站、零售云、B2B平台、猫宁四个规模增长源。

接下来,苏宁将继续专注于零售行业,一直以来,苏宁在零售界的优势很明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电商出现之前,苏宁早就建设了庞大的销售网络。苏宁不仅仅在一二线城市拥有商业地产,在三四五六线城市也广泛布局,苏宁的模式打破了原先小零售店的模式,形成了苏宁特色的综合卖场,奠定了其在零售业的行业地位。

对于苏宁而言,30年积累的线下门店、供应链体系是它的核心壁垒。当然,近年来苏宁易购电商业务增长幅度大,但是整体来看线下仍是支柱。但是线下并非没有挑战,传统门店的运营面临成本、效率以及同行攻入的竞争,近几年苏宁也对线下门店进行关店、改革、升级等操作。以新模式的零售云为例,7月5日,苏宁易购零售云宣布,将在3个月内继续新开900家门店,按照计划,零售云全国累计新开第10000家门店将在第三季度内落地。

有业内人士指出,现在苏宁的挑战是,主营业务无法支撑苏宁的野心,而投资战线又太长,形成拖累。苏宁还要继续加速,应该更加快速地剥离非主营业务,聚焦到围绕着零售产业的主业当中。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苏宁其实也是江苏互联网的一个缩影,从体量规模看,苏宁是江苏互联网企业龙头,2020年江苏省互联网企业前50强排名中,前三名为苏宁控股集团、同程集团、汇通达网路股份。整体而言,江苏传统工业、汽车行业等都很强劲,但是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中,江苏实力偏弱,在这种大背景下,很难有更多的互联网人才聚集效应、产业聚集效应。

可以说,苏宁是目前江苏在电商、互联网领域的一面旗帜,江苏国资也对苏宁进行市场化支持。随着苏宁进一步转型,公司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江苏互联网的未来也值得关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