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前段时间美联储宣布放“鹰”以来,资本市场加大了对美国通胀水平的担忧。
近日,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美国通胀或通胀预期有进一步持续上升的风险,这可能需要美国比预期更快地收紧货币政策。
同时,格奥尔基耶娃还呼吁,多数经济体应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胀压力高且预期未稳固的地区应收紧货币政策,尤其是美国和其他加快经济复苏的国家需要避免对暂时的通胀上升反应过度。
而今晚(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点),美联储将公布6月货币政策会议会议的纪要,或将有望为投资者揭秘当时美联储内部讨论的细节,从而详细梳理放“鹰”是如何产生的。
在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经济学家Michelle Meyer看来,今晚的美联储纪要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看点:
1.美联储如何勾勒缩减购债规模的路径?
2.美联储对持续通胀的担忧程度有多深?
3.美联储对就业人口复苏又秉持怎样的看法?
就最新的一些数据而言,美联储加息似乎“情有可原”。
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公布的非农就业报告显示,美国上月新增了85万个工作岗位,在连续两个月增长疲软之后,就业增速好于预期。而在更早前的一周,美PCE物价指数,则正以1992年以来最快的同比增速上升,并远超2%的目标水平。
因而,今晚的美联储纪要可能会提供更多细节,以说明就在最新经济数据公布前,美联储官员认为美联储距离实现就业目标还有多远。此外,对于最近的高通胀是属于暂时现象,还是较持久的情况,决策者的分歧到底有多大,这也是市场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那么,对于美联储加息的时间表是否有准确信息?
目前,外媒调查的经济学家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8月或9月宣布缩减资产购买的策略,并在年底前或明年初开始正式启动削减购债规模。
而与此同时,一些美联储官员已经在6月的会议上提前了对加息时间的预测。6月的利率点阵图显示,18位决策者中有13位目前认为2023年会加息,其中7位认为最快明年就会加息。
对于时间问题,今晚的纪要或许能够解答。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