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迈普医学迎来IPO询价,迈普医学计划通过此次上市研发植入医疗器械新产品等。作为植入医疗器械的高新科技企业,迈普医学业绩逐年增长,但究其背后原因,政府补助给予了一定支持。在2019年,该公司获得补助金额占净利润的比重达到50.3%。这让迈普医学的盈利能力受到市场关注。另外,在重销售轻研发的模式下,迈普医学曾卷入行贿案。随着我国带量采购持续推进,靠销售来维持盈利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上市能增强迈普医学的持续性盈利能力吗?
政府补助撑业绩
迈普医学主要拥有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片、生物3D打印机等产品,其来自植入医疗器械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约九成左右。根据迈普医学的计划,公司此次上市拟募资6亿元,分别投向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基地项目,植入医疗器械新产品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由于植入医疗器械属于高技术、高资本行业,植入性医疗器械市场的扩张不容置疑。目前是国产替代的关键期,迈普医学通过上市寻求进一步发展。
不过,作为植入医疗器械的高新科技企业,虽然迈普医学的业绩逐年增长,但依赖于政府补贴。根据招股书,2018年-2020年,迈普医学确认为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939.08万元、1386.85万元和1279.32万元。
政府补助金让连续亏损两年的迈普医学在上市前顺利扭亏。2017年,迈普医学亏损1939.5万元,扣非归母净利为-1677.86万元。2018年-2020年,迈普医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575.45万元、1.13亿元和1.2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73.37万元、2757.85万元、3685.69万元。2019年,迈普医学获得补助金额占净利润的比重高达50.3%。
针对公司上市的原因,政府补助对公司的影响以及业务规划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迈普医学,但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迈普医学在招股书中称,公司享受的政府补助系政府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和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发放的补助资金,若未来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公司不能持续获得政府补助,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可持续性盈利能力待考
除了依赖政府补助,迈普医学的销售费用远超研发费用,在带量采购不断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公司的可持续性盈利能力待考。
根据招股书数据,2018年-2020年,迈普医学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612.84万元、4776.75万元、4012.3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达42.13%、42.27%、32.36%。同期,迈普医学的研发费用却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分别为2079.07万元、1821.16万元及1627.9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24.24%、16.12%和13.13%。
重销售轻研发模式下,迈普医学也曾卷入行贿案。据巴西政府公布的文件,2020年1月24日,联邦总检察长决定起诉迈普医学,指控其在公共行政方面有违规行为,事件起因是迈普医学的公司代表给ANVISA(卫生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塞红包行贿。
目前,迈普医学采取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在实施高值医用耗材“两票制”的陕西、福建、安徽、北京等少数地区,迈普医学以团队推广为主。在业内人士看来,若未来“两票制”全面推行,则原有的推广经销模式将会逐步转变为配送经销模式,销售费用或将进一步攀升,冲击剔除补助后本已微薄的利润。
2016年6月,国家卫计委、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布《2016年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要点》,提出在医疗器械流通领域试行“两票制”。2018年3月,国家卫计委等六部委发布《关于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进一步明确逐步推行高值医用耗材购销“两票制”。目前,部分省、自治区颁布了推广医疗器械“两票制”的相关政策,但实际执行程度不一,主要取决于终端医院的要求。
迈普医学在招股书中坦陈,未来,若“两票制”在高值医疗器械领域全面推行,将对公司的销售渠道、营销模式、产品售价、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等产生一定影响。若公司不能适应相关政策变化,并搭建能够适应“两票制”的销售团队及治理结构,将对发行人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存在业绩下滑的风险。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