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艾琳
7月7日的降准信号令市场措手不及,久旱逢甘霖的债市情绪宣泄尤为明显。截至7月8日午间收盘,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扩至近3个基点(BP),降至年内低点3.05%,10年国开债收益率则下滑近4BP至3.47%附近。
A股则表现较为淡定,截至午盘,创业板涨超1%,碳中和概念再度拉升,但上证综指下行0.57%,深成指下跌0.01%。
此前,市场并未料到下半年央行可能会动用降准这一政策工具。多位债券交易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虽然一时间市场很激动,尤其是煎熬许久的债市,但大家更倾向于获利了结,降准可能更多在于置换到期的MLF(中期借贷便利),而且还需要关注信用风险。
目前,一些机构预计未来几周可能迎来50BP的全面降准,以应对地方债发行放量以及下半年4.15万亿元MLF的到期。
有机构预计全面降准50BP
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我们之前都预计下半年不会再继续收紧,但可能使用降准这种工具的确令人意外。”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对记者表示。
市场对这一信号可能还准备不足,但逻辑并不难理解。陆挺表示,中国政府针对原材料价格飙升的政策解决方案与外界的看法一致,即不是用收紧的政策来遏制商品价格上涨,否则可能会越发冲击那些上游成本已存压力的中小企业。此外,上半年M2和社会融资增速都下降较快,野村预计6月社会融资增速同比将放缓至10.6%(1月同比增速为13%)。
因此,陆挺预计,中国央行未来几周有可能全面降准50BP,原因有两个。首先,预计中国将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以完成剩余的4.5万亿元的额度(相对于7万亿元的年度预算,上半年仅使用了2.5万亿元)。当政府加快债券融资时,降准有助于遏制市场利率攀升;其次,2021年下半年将有4.15万亿元MLF到期,降准可能释放约9200亿元资金,从而部分取代即将到期的MLF。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对记者称:“这次国常会传达出的信号表明中国有可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尽管如此,现有的宏观审慎措施仍会保持,以确保金融稳定。与此同时,中国央行承诺提供货币政策工具来支持脱碳。我们认为,这些措施可能会包括风险补偿和利息补贴,加强对绿色贷款的支持,以及增加对绿色债券的投资。”
交易员获利了结
尽管出现降准信号,但股、债市场的表现仍较为理性,更多债券交易员倾向于对利率债获利了结。
也有交易员对记者表示,降准更可能是定向的,并且不代表政策全面转向,而且此前利率债收益率已经下降了一波。
自2020年底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2020年11月下旬的3.34%峰值跌到目前的3.1%左右;信用债券方面,3年期AA级债券的收益率从去年11月底4.48%的峰值降至目前的4%左右。进入三季度,一些机构多数认为债市利多和利空并存,横盘为主,因此态度较为谨慎。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利多方面看,通胀压力逐渐缓解,债市处于相对有利位置;从利空方面看,资管新规过渡期限年底到期,资管业务的转型、新老产品的过度、存量业务的调整、新业务的开展等等,债市仍然面临考验。另外,市场普遍预期,三季度地方政府债发行将放量。
就A股而言,多位投资经理对记者称,降准预期总体短期利好市场,尤其是利好成长股行情的继续发酵,但是万万不能认为可能是全面宽松的信号,需要保持一份清醒。
比起一季度,机构目前也并不悲观。“货币政策‘稳字当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不是一句空话’,低利率环境结合企业盈利下行,导致股市横盘运行,但是主题性投资机会较多。”吴照银说。
另外,尽管下半年美联储缩表预期升温,但各界并不认为中国面临太大资本流出的压力,政策回旋空间仍然充足。更多机构将美联储解读为“披着鹰皮的鸽”,面对高企的赤字率,美联储难以大幅、快速紧缩,中国等新兴市场面临的压力不大。
渣打中国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美国仍面临较大的赤字融资压力。虽然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渣打认为未来6至12个月美元仍将走弱,资本流出美国市场可能会提振非美货币,预计国际资金亦将流入中国股债市场。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