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创新受打击 药明康德震荡 贝达药业跌跌不休

财经
2021
07/11
12:30
亚设网
分享

同质化创新受打击 药明康德震荡 贝达药业跌跌不休

同质化创新受打击 药明康德震荡 贝达药业跌跌不休

同质化创新受打击 药明康德震荡 贝达药业跌跌不休


同质化创新受打击 药明康德震荡 贝达药业跌跌不休

本周(7月5日至9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0.15%,深证成指涨1.18%,创业板指涨2.26%,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逾83亿元。

7月9日,沪深两市大幅低开,早盘下探后一路回升,日内呈V型走势。截至收盘,上证指数微幅收跌0.04%,报3524.09点;深证成指跌0.26%,创业板指跌0.69%报3409.31点,早盘一度跌近3%。两市全天成交近1.13万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小幅净卖出2.11亿元。

东北证券认为,7月首周市场调整且意味着后续行情仍将以震荡或震荡下行的特征演绎,而最近过于强势的成长风格,可能在未来1周左右出现小拐点,这种小拐点如果得到验证的话,大概意味着创业板指存在跑输上证50指数5-10%的可能且很可能以被动跑输的特征演绎。

国盛证券指出,A股业绩真空期已经结束,注意回避大额解禁个股与绩差小盘股。推行全面注册制,优质股永远是稀缺的,抱团不会消失只会转移;持续专注产业逻辑、高景气度行业、公司质地和估值。资金会“锚定”企业的业绩,中报的披露将带来投资机会,而全年的超额业绩,预计来源于相对低估的二线蓝筹。

聚焦基因测序领域,基因测序板块近一周下跌3.17%,7月9日收跌0.33%,在全部276板块中排名244。当日板块内47支个股,25支上涨,21支下跌,涨幅前三分别为澳洋健康(2.56%)、马应龙(2.46%)、ST东洋(2.17%)。

从个股市值方面来看,药明康德仍居首位,流通市值为3839亿元。余下分别为金域医学(622亿元)、华测检测(426亿元)、贝达药业(386亿元)、美年健康(333亿元)、国际医学(312亿元)、华大基因(278亿元)、达安基因(272亿元)、丽珠集团(267亿元)、汤臣倍健(252亿元)。

对比上周收盘时(7月2日)的排行,流通市值排行变动较大。前四名个股排行并未出现变动,美年健康取代国际医学跻身前五,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分别升至第七、第八位,达安基因、丽珠集团跌至第九位。值得注意的是,十支个股均出现流通市值缩水情况,缩水最多的分别为药明康德、贝达药业、国际医学、金域医学。

其中,药明康德流通市值一周蒸发超百亿。五个交易日跌幅累计2.75%,7月9日微跌0.8%,报收150.78元/股。

这或是因为抗肿瘤药新政。7月2日,中国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公开征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指出抗肿瘤药物研发,从确定研发方向,到开展临床试验,都应贯彻以临床需求为核心的理念,开展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研发。

该政策要求,当临床试验选择阳性药作为对照时,应关注阳性对照药是否反映和代表了目标适应症患者最佳用药情况;当计划选择安慰剂或BSC(最佳支持治疗)作为对照药时,则应确保该适应症在临床中确无标准治疗;当有BSC时,应优选BSC作为对照,而非安慰剂。

该政策加大了新药研发的难度,对临床试验设计与患者招募提出了更高要求,鼓励药企去探索“Me better”和“First in class”新药,而非进行“Me too”药物的同质化竞争——所谓“Me too”药物,即靶点相同,适应症与疗效基本相同,结构有所不同的新药,临床成功率高,但创新水平有限。这样可以遏止资本恶性追逐投入和生物药企无限制重复研究。

这引发了医药股及CRO板块的震荡。一直以来,CRO企业受益于新药研发的热度,被认为是景气度和确定性很高的赛道。如今,随着新药研发难度加大,研发成本变高,获批可能性变小,部分创新能力较差药企的研发投入与意愿变小。这也意味着,CRO企业能接到的订单也会变少,营收受到影响。

对此,药明康德对媒体表示,相关文件对公司业务影响其实并不大,股价波动更多还是受市场情绪影响。

而贝达药业作为专注于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创新药企亦受到影响。其股价自7月1日开始“跌跌不休”,截至7月9日回撤约13%,报收93.29元/股。

贝达药业官网显示,其共有两款抗肿瘤药国内获批上市,分别是埃克替尼(凯美纳)和恩沙替尼(贝美纳),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其中,埃克替尼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是一款绕开原型药专利的“Me too”药物,恩沙替尼则属于“Me better”。

目前,贝达药业有多个产品正在推进临床中后期研发,预计三年内上市,以肿瘤领域为主,覆盖肺癌、结直肠癌、肾癌、宫颈癌等癌种,其中涉及部分“First in class”产品,如BPI-23314、BPI-43487、BPI-27336、BPI-16350等。不过据其官网显示,这些在研产品均处于临床前或临床la剂量爬坡阶段,贝达药业能否顺利实现“Me too”到更深层次创新的突破,尚待时间考验。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