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至沈阳中街步行街,打开美行停车小程序,附近停车场的距离、剩余车位等信息一目了然。“找车位不再凭运气。”沈阳美行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赵永茂说,“依托大数据和物联网设备,不仅能实现闲置车位共享,还可为城市综合管理提供参考。”
“数字蝶变、智造升级”的图景,正在辽宁渐次展现。以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为突破口,辽宁通过数字赋能、科技添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工业振兴。
智能化改造,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一条特别的产品线——智能设备和医疗影像数据服务。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它可通过远程医疗、云平台、数据处理分析等,赋能医疗服务。
“这个产品,集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和专家库、诊疗方案库于一体,对于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院诊疗能力意义重大。”东软集团(600718,股吧)董事长刘积仁说,“信息技术变革,让数字赋能传统产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作为工业大省,辽宁具备丰富的产业数字化场景资源和数据资源优势。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辽宁着力做好“三篇文章”:装备制造等“老字号”产业重点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石化、冶金等“原字号”产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提升企业设备远程运维、工艺改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字号”产业做好场景资源和数据资源开放,培育壮大数字产业集群。
近3年来,辽宁已有109个智能制造重点项目建设完成。通过智能化改造,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1.2%,运营成本平均降低15.6%。
“今年,省财政安排20.8亿元‘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将推动1万户工业企业上云,打造300个以上应用场景。”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深度融合,推动创新要素集聚
今年3月,由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大连理工大学、锐创理工科技(大连)有限公司等高校和企业,成立了“辽宁华锐重工智能成套装备产学研联盟”,承担辽宁首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中的“智能化料场关键技术及其核心设备”研发。
把科技创新作为振兴发展的战略支撑,辽宁围绕24条重点产业链,布局31个重点创新链,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助力创新要素向创新主体集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目前,辽宁已公布了首批200个产学研联盟名单和173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
“科技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根基,也是留住人才的根基。”面对来自省外的投资邀请,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苏文博选择留在辽宁。经过几年发展,公司研发的单旋翼无人机控制系统已达到较高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苏文博说,当地政府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在研发项目、员工子女教育等方面也有资金、政策支持,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和吸引力。目前,公司有员工200余人,研发人员占比61%,硕士、博士占比超过60%。
2020年,辽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8家。今年一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2%。
转型升级,加速产业化进程
首艘氢燃料电池样船下水实验,首批4座加氢站陆续建设运营,60台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运营……在大连,氢能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大连较为完整的石化产业可提供大量工业副产氢,具备氢能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大连市市长陈绍旺表示,作为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氢能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目标具有战略意义。大连把发展氢能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速关键环节和领域产业化进程,逐渐形成了以国产自主技术路线为支撑的相对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条。
强基础、扬优势,辽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当地实际,突出抓好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超前布局第三代半导体、量子科技、储能材料等未来产业,努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以“数字经济”模块为中心延伸出物联网、大数据等6个维度,再按图索骥显示出企业综合排名……屏幕前,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委会投资促进局局长李志波告诉记者,“谋划数字经济项目,这张产业链全景图谱解决了我们从哪里入手的问题。”
在打造“辽宁生命健康数字平台”时,蓝卡健康集团需要采购安全性高的节点服务器。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委会主任董峰了解情况后,邀请蓝卡健康集团董事长共赴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洽谈。“这样的服务和撮合招商模式,让我们决定将龙芯高性能云计算中心放在沈抚示范区。”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表示,“相信在辽宁可以拓展更多用户资源和行业应用场景。”
“工业是辽宁的命脉,辽宁振兴首先要工业振兴。”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说,“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要把维护‘五大安全’这个政治使命、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有机结合起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辽宁振兴,以辽宁振兴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