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左右着海外需求的释放节奏,也为全球外贸带来一系列始料未及的冲击。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国际站总经理张阔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指出,今年全球贸易增速或将创下近10年来新高。疫情以来,中国在全球供给体系中的地位出现了结构性提升,这增加了中国外贸企业的议价权。
不过,目前大量外贸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飙涨、汇率大幅波动、海运物流成本激增的痛点。
张阔认为,成本高企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取决于供需关系的变化,外贸企业当前最重要的是在科技水平、工厂产能、设计能力、专利、柔性化生产、服务能力等方面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品牌,扭转供需曲线,获取更大的溢价空间。
在他看来,疫情之后,全球正在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国情、多阶层、多场景的全新客户生态,消费者正在大规模转向线上,物流、支付等基础设施也在快速完善中,数字化手段也正在助推优质外贸企业更高效地触达全球,这为中国的外贸企业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出海窗口期。
原材料涨价倒逼企业转型
《21世纪》:近期国际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大幅飙涨,这对外贸企业的业务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张阔:影响肯定是有的,比如深圳很多电子元器件、消费电子类外贸企业,今年一方面面临铜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芯片的断供问题,这些企业大都存在库存紧缺、生产资料涨价、利润受挤压的问题。
对外贸企业而言,这种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供需关系,成本上涨主要由需求方、供给方等共同分摊,在供需关系中相对强势的一方分摊的会少一些。
从宏观上看,疫情以来,中国在全球供给体系中的地位出现了结构性提升,一些产品只能从中国买,因而部分外贸企业在应对成本上涨上取得了更大的议价权优势。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很多外贸企业而言,如果产品的核心价值就是低成本,在科技含量、设计、服务等方面没有任何其他的附加值,则会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
《21世纪》:从国际站看,出口商品是否有提价的苗头?或者哪些行业有提价的可能?
张阔:从国际站平台数据看,对比疫情前后,外贸商品整体并没有涨价的趋势。可能个别类目有提价现象,但不一定是因为原材料上涨。比如,和“宅经济”相关的3C、小家电、出行、社交、家庭装修等品类需求明显增加,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
原材料上涨和外贸商品涨价并不是直接的线性关系,价格曲线更多是由供需关系的变化来决定,而原材料价格波动只是供需关系中的一环。
《21世纪》:有人担心,原材料大幅涨价会挤压外贸企业利润,一些外贸企业有单无利,会影响接单的积极性,你对此怎么看?
张阔:事实上,类似情况每年都在发生,而这也是倒逼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动力。
对企业而言,如果只是依赖原材料与人力成本更低,在整个供需链路上没有话语权,海外客户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对于海外用户需求的把握能力也很低,那么肯定会遇到这个问题。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抱怨成本上升挤压了自己的利润,而在于提升自己产品的溢价空间和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科技水平、工厂产能、设计能力、专利、柔性化生产、服务能力等在任何时候都是稀缺资源,只有提升这些环节的附加值,外贸企业才能在商品定价和溢价上拥有更多空间来抵御类似风险。
《21世纪》: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也对外贸企业带来不小的冲击,在减小汇率波动对外贸企业冲击上,国际站有哪些考虑?
张阔:我们正通过增加人民币订单、搭建全球支付结算网络、本地本币锁汇、高效跨境收款等解决方案,提高商家的资金收付效率、增加汇率保障,以应对汇率波动风险。
比如,增加人民币订单,避免商家汇损。目前人民币订单累计服务2万多个商家,交易额达10亿元人民币。
在汇路可视上,通过接入SWIFT,让卖家实时掌握买家付款、资金中转在途、到账的全过程。在高效跨境收款上,目前出口电商企业提现可以实现T+0收结汇清算,相比以往,平均可缩减3-5个工作日的到账时间。
2023年全球运力投放或创峰值
《21世纪》:大概从去年此时起,外贸海运出现了货柜荒、爆舱、甩柜、塞港等一系列运力紧张问题,一年多来,这些问题非但没有缓解,反倒愈演愈烈,原因是什么?
张阔:去年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船公司对全球贸易的悲观性误判,带来了全球范围的运力供给收缩。
如今,全球海运已经投入了所有的运力,当前的主要矛盾在于,全球贸易量以及由此而来的全球货运需求增长过快,打破了原有的运力供需平衡。
疫情前,尽管不同国家间此消彼长,但全球贸易量的波动性并不大,甚至一度较为低迷。但疫情之后,全球贸易出现大幅增长。WTO预计,2021年全球贸易增幅将达8%,事实上,一季度这一增速已达到10%,今年的全球贸易增速有望创下近10年来的新高。
还有一个问题是区域性的运力不平衡,当前全球贸易货运量增长最快的是亚洲到全球的航线,而欧洲和北美之间并没有太大的波动,所以前者是当前运力缺口和压力最大的航线。
《21世纪》:目前海运费相比往年已上涨了8倍左右,货柜荒依旧存在,你对未来中国外贸的海运物流市场作何判断?
张阔:从外贸物流走向来看,基本上还是亚洲发向欧美,尤其是中国发往欧美的居多。比如,疫情以来,欧洲发往北美的货运只有1个点的增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中国到北美的货运量却出现了30-40%的增长。
疫情对各国物流也会带来不同的冲击,中国的盐田港虽然不久前也出现过滞塞问题,但中国的应对效率是很高的,目前已全面恢复作业。而海外一些港口效率可能会低很多,发生疫情后,很多港口卸柜的速度远低于中国发柜的速度,造成大量集装箱塞港,无法将货柜运回中国。
好消息是,这种特殊情况也催生出不少新的物流方式。比如,中国到欧洲过去只有海运和空运,现在出现了很多海铁联运,或者铁路直达阿拉山口,一路过去走陆铁联运。最近甚至倒逼卡车自己通过海关开到对面去,本来卡车的作业半径是400公里,但现在能开到4000公里,这些都把价格拉了下来,这也是中国到欧洲的运费增速明显低于到美国的重要原因。
当然,海运物流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此前外贸货轮越造越大,以至于造成了苏伊士运河堵船事件,而最近的一个趋势是,船在慢慢变小、变快,此前从中国到美国要35个工作日,而现在快一点12个工作日就能到,而这有利于满足跨境电商小批量、多批次的出口需求。
《21世纪》:运力不足、运价高企的问题何时能得以缓解?
张阔:从需求上看,疫情发生以后的外贸货运量明显高于疫情前,未来的需求量会受到疫情不确定的影响。
从供给上看,中国机器一旦开动起来,不论是集装箱还是造船,速度都是很快。我们预计,整体投入到海面上的船舶运力会在2023年形成一个峰值。
至于海运价格,会在供需变化中波动,而随着供给的变大、需求的放缓,价格也肯定会逐渐回归理性。
《21世纪》:国际站的数据显示,4-5月份平台上集装箱运输量同比提升了9倍,原因是什么?
张阔:一方面,这和市场需求量大有关系。另一方面,此前物流通畅时,很多出口商自己谈货代,以社会化方式解决物流问题,但从去年开始,大量中小企业无法拿到确定的货柜发货,导致大规模订单延期,此时需要集约化、数字化的物流解决方案,我们从去年年中开始加大了运力投放。
国际站希望整合社会化运力,为企业提供确定性服务。另外,国际站服务的大量中小外贸企业在和船舶公司、货代谈判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而国际站可以发挥集约效应,为这些企业拿到一个更低的价格。
现在很多外贸企业从货代拿到的舱位不知道被转手了多少次,由于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存在层层转包的问题,国际货运最多会有7层货代,我们则可以直接和中海运等大型船舶公司来谈,最大限度地去掉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我们预计今年能帮客户实现20万海运标箱、20万吨空运的履约与妥投,预计三年后,支持100万吨空运和100万标箱海运的运力规模,整体规模进入全球货运行业前三。
中国品牌出海时间窗口开启
《21世纪》:近日公布的海关数据显示,此前高速增长的防疫物资出口增速有所回落,能否介绍下目前国际站上中国防疫物资产品出口的现状?
张阔:国际站上防疫物资的变化趋势,从整体询盘上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20年3-4月份,是防疫物资类需求的爆发期;2020年下半年,随着北美、欧洲疫情得到控制,防疫物资需求相对稳定,整体回归到日常水平;2021年上半年以来,需求整体出现小幅回落,不过中南美的秘鲁、巴西、智利,亚洲的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区域则增长明显。
《21世纪》:去年由于海外疫情影响开工,出现不少印度订单转移至国内的现象,这种贸易转移效应能否持续?转移到国内的订单能否在疫情后留下来?
张阔:从国际站平台看,去年以来,服饰品类一直保持着200%以上的增长,明显高于其他品类,今年的情况和去年相差不大。这里面可能确实存在着贸易转移效应,当然不仅有来自印度的订单,也包括东南亚的订单。
从长期看,随着疫苗的普及,以及各国防疫措施的实施,疫情终将趋缓,如何长期留住这些订单值得关注。对于耐克、阿迪达斯等传统品牌而言,东南亚等地还是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但对于大多数国内自主品牌以及新品牌而言,当前正面临着难得的数字化出海的时间窗口。
《21世纪》:如何理解中国品牌出海面临的这个“时间窗口”?
张阔:当今中国品牌出海的路径已与20年前迥然不同。早些年的品牌出海,所有的销售通路都在线下,需要逐个城市、逐个门店、逐个柜台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而在疫情发生后,海外无论是2B还是2C的消费者都正在大规模转向线上,相关的物流、支付等基础设施也在快速完善中。如今的中国品牌已不用到线下逐个门店铺设渠道,借助数字化手段,它们能够直面全球消费者,相比以往,这条路径的效率要高得多。
在新一轮品牌出海过程中,需要叠加企业对于海外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和理解,需要快速迭代的设计能力以及服务当地用户的能力,数字化也可以帮助外贸企业建立这些能力。
未来,中国品牌出海的空间非常巨大。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造成了史无前例的需求分化:发达国家居民开始追求低价高质的品牌,而发展中国家又有越来越多的用户追求高品质商品,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国情、多阶层、多场景的全新客户生态,这为中国的优质企业和商品带来千载难逢的出海窗口期。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