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工作要求。在消费端,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好转以及新技术的推动,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消费保持修复态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等消费金融的参与者要在避免盲目粗放布局、严控展业风险的同时,积极捕捉机遇,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助力加快培育消费新业态、促进消费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好消费者多元化、场景化需求,为消费转型和升级贡献金融力量。
趋势:消费回补带来机遇
从宏观的消费数据来看,消费正处于持续修复的进程中。中行最新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显示,1至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7%,两年平均增长4.3%,增速虽与2019年同期8.1%的水平有较大差距,但仍保持温和修复态势。
展望未来,上述《报告》认为,一方面,经济整体保持恢复向好趋势,未来就业、收入有望随着经济恢复继续改善。另一方面,疫苗接种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也为消费复苏创造了条件。此外,上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促消费、稳物价政策的效果将持续显现,有利于消费扩大,预计三季度消费同比增长9.5%左右,全年消费增长14.6%左右。
“疫情形势好转,财富管理与消费金融同时走向繁荣。同时,线上化增加了覆盖网络,品类和场景丰富增加了选择面,扩大了消费者的购买半径,消费品类和消费频次也有所增加,消费渐次升级。”兴业研究首席金融行业分析师孔祥表示。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的不断提升下,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也呈现不少亮点。“首先是参与主体多,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其次是产品创新能力强,场景金融覆盖面持续扩大;再次是金融科技赋能,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用户体验增强,市场更加下沉。”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对于银行业而言,消费金融也将有更多展业机会。孔祥认为,监管推动区域性银行去地产化,未来区域性银行需要在减少地产敞口的同时寻找新资产来源,消费金融和小微企业融资将是重要布局方向。
破题:明确方向合规发展
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及互联网机构。“其中,商业银行为主要的信贷业务提供方,持牌消金及互联网机构与商业银行的目标客群不同,三者共同构成了目前消费金融市场客户分层经营的格局。”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研究银行业首席分析师肖斐斐表示。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股东以商业银行为主,互联网背景股东有所增加。截至6月,国内29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有20家大股东为银行。而在2020年批复筹建的5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有3家主要股东具备互联网背景。
“目前,消费金融行业进入恢复成长期。持牌类机构保持稳健发展,需求将创新高,而非持牌机构业务逐步被挤出。消费金融需求回归银行体系,预计商业银行信用卡部门和消费金融子公司最为受益,预计未来五年消金公司年化规模增长将在25%以上。”孔祥表示。
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消费金融应该如何稳步发展?“消费金融应该坚持普惠的使命。金融服务不是越下沉越好,普惠要有边界,对机构而言,是能力边界;对消费者来说,是债务边界,这两个边界都不能突破。”董希淼表示。
在董希淼看来,“普”在覆盖面上,应适可而止,服务的客群范围既要适度又需精准,尤其是要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等群体的普惠金融服务,进行及时补位、精准支持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消费金融机构;“惠”在价格上,需不断降低服务成本和门槛,通过市场、监管、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努力实现金融服务成本与收益的微利平衡,寻求长期可持续发展。
场景思维:线上线下齐发力
金融场景,是指将金融服务下沉到相关非金融服务中,打造一站式服务与极致消费体验,敏捷响应、高效满足特定客群需求。在疫情引发的“非接触”常态化的倒逼下,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迭代升级,更多细分的消费群体不断涌现,针对各类细分群体特点和需求应运而生的场景化服务,将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也将是消费金融需要继续重点关注的方向。
中行近期发布的《金融场景生态建设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金融场景建设对于行业深度和广度均有较高要求。商业银行如何集中力量选择最具发展前景、与自身禀赋相契合的行业方向进行突破显得格外重要。未来,电子商务、社区经济、运动、医疗、汽车、银发、教育等领域将是银行顺应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助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选择。
与此同时,银行在未来发力场景的过程中,也应该高度重视其中存在的风险与挑战。上述《白皮书》认为,一方面,要区别管控金融场景内金融和非金融产品,严格审批和合规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快速迭代和优化升级非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要在审慎严格开展金融场景内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同时,兼顾场景整体业务营销和客户体验效果;此外,还要关注技术风险,对标互联网企业提升技术迭代竞争力。
在关注线上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偏废传统的线下模式,应该同样把场景思维融入传统的网点服务中,与时俱进地对服务模式进行改造升级。
孔祥认为,“随着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增长消退,线上推广的边际成本增加,攻势下挫,线下部分场景经受了风控考验,未来,消费线下和线上端或将分庭抗礼。”
(邱光龙 HF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