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国银保监会召开“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系列新闻发布会。
谈及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的政策措施,北京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明肖在发布会上表示,北京银保监局积极探索多渠道、多主体、多层次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案,发挥北京地区银行业保险业合力,为小微企业融资广开通路、保驾护航。
北京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明肖
一是持续完善北京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体制。7月8日,北京银保监局与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完善北京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制机制行动方案(2021-2023年)》,围绕加强政策协同、完善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加强科技赋能、聚焦重点领域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等四大方面,提出25项具体措施,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速,正常经营的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获得率持续显著提升,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等目标。
二是创新开展监管数据共享服务试点。7月9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开展监管数据共享服务试点的通知》,在依法合规、严格保护客户信息安全前提下,组织辖内16家主要中资商业银行开展对公数据共享试点,推进跨行对公数据查询服务,支持银行高效、快捷、准确地进行客户信息交叉核验。目前已开放对公流水验真、对公贷后资金追踪等功能,可以有效缓解由于银行间信息不互通导致的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助力银行提高信贷审批效率、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更好落实尽职免责要求,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
三是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发挥专业优势精准服务小微企业。如,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转贷款投放力度。截至一季度末,国开行北京市分行累计拆放转贷款资金83.3亿元,主要合作转贷款行平均利率低于5%,受益企业贷款成本比市场平均低28BP,为2000余户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问题。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累计拆放转贷款资金76亿元,其中11亿元用于科创专项转贷款首次发放。创新开展产业链金融服务。辖内26家财务公司积极开展“一头在外”延伸产业链金融业务,截至一季度末,累计服务小微企业3053家,表内外融资规模112.18亿元,分别占该项业务客户总数的80%和融资规模的41%。
据李明肖介绍,近年来,北京市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不断取得积极成效,政策体系持续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市区两级联动的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初步建成,企业满意度和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李明肖表示,下一步,北京银保监局将在银保监会指导下,从“横向扩面、纵向提质”两个维度继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依托金融专网大力推广线上办理渠道,持续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无还本续贷及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继续鼓励和引导普惠金融服务创新,积极培育小微企业特别是科创、文创类小微企业成长沃土。
此外,李明肖还介绍了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目前具体运行情况。他表示,目前,中心各项运作良好,已有22家主要商业银行长期入驻,提供100多种信贷产品和服务。
截至6月末,包括原续贷、首贷中心在内,累计完成续贷审批6190笔、金额280.01亿元,笔均452万元;累计完成贷款审批20024笔、金额758.73亿元,笔均379万元,服务重心有效下沉。截至5月末,北京地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68万亿,比年初增长8.2%。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932亿元,比年初增长10.77%。
2020年,首贷中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4.18%,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低约0.5个百分点,带动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整体持续降低。今年一季度,北京地区中资商业银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4.51%,为全国最低。中心还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无还本续贷服务。如以“过桥”成本相当于两个月利息(市场利率5.57%)估算,包括原续贷中心在内,已办续贷业务累计为企业节省资金成本约2.5亿元。
(李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