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徽商银行因为向法院申请对紫光集团进行破产重整,以及大股东中静系的百亿股权转让新动作等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然而,开甲财经却接到北京某贷款中介的来电,声称徽商银行刚进入北京市场发展信贷业务,利息四厘二到七厘八(折合年利率为5.04%-9.36%),最高额度100万,主要目前沟通力度比较大,且对征信要求比较宽松,主要名下有房、车(含有月供),或者保单都可以办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徽商银行的贷款利率较低,但要通过贷款中介办理,对方需抽取放款资金1%-3%的中介费。
徽商银行APP显示,面向个人的贷款产品共8款,分别为创业贷(个人经营贷,最高50万)、微享贷(个人贷款,最高50万)、微网贷订单贷(个人经营贷,最高100万)、质押贷款(个人消费贷)、微e贷(个人消费贷,暂停放贷)、网贷通(个人贷款)、党建引领信易贷(个人贷款,最高15万)、其他个人经营贷款(质押担保,最高1000万)。
然而,徽商银行官网显示,个人贷款分为“享贷”和“易贷”。其中,享贷包括住房贷款、装修贷款、汽车贷款、留学贷款;易贷分为个人好易贷、个人金易贷、个人消费易、个人质押贷款。
徽商银行披露的2020年年报显示,按行业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分布情况为,截至2020年末,零售贷款余额2200.82亿元,在上年末1783.32亿元基础上增长23.41%;不良贷款率0.69%,在上年末0.55%基础上攀升25.45%。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零售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但相比徽商银行平均1.98%的不良率,其零售贷款不良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或许正因如此,徽商银行上线了10余款个人贷款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徽商银行成立于1997年4月。2005年12月正式合并安徽省内芜湖、马鞍山、安庆、淮北、蚌埠5家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六安、淮南、铜陵、阜阳科技、阜阳鑫鹰、阜阳银河、阜阳金达7家城市信用社。2013年11月,徽商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徽商银行披露的财报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68.45亿元、310.74亿元、321.21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83.70亿元、94.39亿元、87.22亿元。
根据“清华金融评论”整理,截至2020年末,在137家城商行中,徽商银行以资产总额12717.01亿元排名第六,排在其前面的分别为北京银行(601169,股吧)(29000.14亿元)、上海银行(24621.44亿元)、江苏银行(23378.93亿元)、宁波银行(002142,股吧)(16267.49亿元)、南京银行(601009,股吧)(15170.76亿元)。
截至2020年末,徽商银行前十大股东分别为中静新华(12.1%)、皖能集团(11.08%)、Wkland Finance(8%)、国元金控(7.19%)、安徽信保(6.83)、兴泰金控(5.15%)、安徽交控(4.27%)、中静四海(4.16%)、芜湖建投(2.42%)。
据此计算,“中静系”(中静新华、中静四海)合计持有徽商银行16.26%的股份。
股权纠纷难解
2019年8月20日,中静新华与杉杉控股签订框架协议,约定杉杉控股受让中静新华直接加间接持有的徽商银行全部股权,其中包括中静四海51.6524%股权,交易总价达121.5亿元。
中静新华的大股东是上海中静安银投资有限公司,股权穿透后,实际控制人是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框架协议签订后,杉杉控股累计向中静新华支付股权转让款48.9亿元。2019年8月29日,中静四海完成股权变更,由杉杉集团持股48.3475%、中静新华持股51.6524%变更为杉杉集团持股100%。
然而不到一年,昔日合作伙伴反目成仇。2020年6月,中静新华以杉杉控股未能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向公司支付全部转让价款为由,终止相关股权转让。此后杉杉控股与中静新华互诉公堂,目前案件仍在审理中。
知情人士称,如果不出意外,目前二者应该正向法院提交证据,一审应该很快会有结果。
踩雷紫光集团
在徽商银行大股东股权转让仍处在扑朔迷离之际,徽商银行又因向法院申请对紫光集团进行破产重整引来媒体关注。
7月9日,紫光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重大消息称,2021年7月9日,紫光集团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通知书》,主要内容为:相关债权人以紫光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为由,向法院申请对紫光集团进行破产重整。
公开信息显示:紫光集团因到期不能清偿债券,被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案号(2021)京01破申307号,经办法院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根据紫光集团2020年半年报,该公司2020年6月末有息债务1566.91亿元,其中一年以内到期有息债务金额为814.28亿元。而2020年上半年,紫光集团营业总收入347.46亿元,净利润-45.44亿元。目前,紫光集团仍未披露2020年年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开甲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马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