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内卷”似乎正在侵袭新兴的机器人行业。强推低价、不做品牌宣传、超多销售人员、卖完即换,个别机器人企业的行为正成为一种令人费解的行业乱象。
7月15日至16日,以“机器智联、赋能万物、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在浙江宁波余姚举办。
在企业家论坛环节,多家机器人细分领域的企业家共同探讨了两个行业热点:内卷化严重的机器人行业,边界到底在哪里?散布在日常公共生活场景中的各类服务机器人,又到底是不是“刚需”?
机器人视觉系统方案解决商舜宇智能光学相关负责人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市场竞争变大,为了避免“内卷”,企业也要提升相应技术“爬台阶”的能力,“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增长,急待算力的快速提升,也对光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价格战还是恶性竞争?
21记者注意到,在一场企业家论坛中,邀请的嘉宾包括协作机器人、传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细分领域的多家头部企业。而他们的议题,正是内卷化严重的机器人行业,边界到底在哪里?
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卫东认为,“内卷”概念背后涉及到企业、人才、市场、客户、资源等方面的竞争。
作为工业机器人代表的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诸春华认为,目前机器人行业在国内的竞争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良性,大多企业在实实在在地做事情,主要的出发点还是聚焦于怎么更好地在技术上能够保持投入,逐步接近国际高端同行。
“在细分领域,我们深入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落地到应用场景,最终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他介绍,埃斯顿不会刻意跟同行打价格战,更不会刻意“挖墙角”,更是在各类会议上主动倡议构建中国机器人的产业生态链。
“机器人行业没有到内卷的程度,只能说是竞争激烈。”作为协作机器人代表的节卡机器人CTO许雄表示,就协作机器人这个赛道而言,因为近期资本的看好,慢慢会引来越来越多的小企业加入进来,难免造成所谓的恶意竞争。
他认为,内卷问题的本质是这类企业缺乏企业家的精神,对产品或者对客户没有足够的尊重,也对客户没有足够的自信,“他们一直在做产品的低端复制,对行业没有使命感。”
诸春华、张靖均提到,机器人行业内卷的最直观表现就是价格战,有的机器人企业通过低成本、低利润来倾销或挤占市场。
具体而言,深圳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CEO李陆洋以叉车为例,说明了选择内卷和避免内卷的两种情形。比方说人工叉车市场一年的增量,去年是80万台的人工叉车市场增量,无人叉车其实只渗透了3500台,也就是说无人对有人的渗透率才仅仅是千分之五都不到,那么在不利的情况下,你想的是去增加渗透率呢,还是在这3500台里面抢别人的生意呢?
德邦证券2021年1月5日发布的《工业机器人行业报告》显示,由于SCARA(水平多关节)机器人技术门槛不高,各厂商之间价格战较为激烈,毛利率显著低于多关节机器人,因此头部企业均不把SCARA机器人作为重点产品,市场主要由各二线机器人品牌占据。
而在国内占据电力机器人市场的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似乎是个例外,整体的毛利率连续三年来都保持在60%以上。该司CTO程敏介绍,想要提升企业的毛利率有两个途径,一是提高市场售价,二是降低成本。
“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去做差异化的竞争。”程敏介绍,机器人行业怎么来做差异化竞争,正在考验企业找场景和定义产品的能力,“把场景研究透彻,准确定义出跟其他家不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才能在这个行业中拥有有定价权。”
服务机器人前景
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无接触”服务应运而生,服务机器人也迎来了黄金时代。
2021年5月27日,赛迪顾问发布的《洞见2021——新兴产业投资机会》报告显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达到283.8亿元,同比增长37.4%。
在公共生活场景中,服务机器人广泛出现在小区、学校、展览、酒店、医院等应用场景,承担主动迎宾、业务指引,甚至能够辅助医生完成手术。
谈及机器人服务,小笨智能(尚闻集团)执行总裁杨鹏表示,小笨智能主做工具类的机器人,专注消毒机器人和清扫机器人,对于这一类产品的定义是细分场景当中的单一工种。它们并不具备人机交互的能力,但是可以替代一个重复性比较高的繁琐工作,由此产生它的业务价值。
他指出,从业者需要对现在的AI技术水平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首先是思维模式不可能像人一样,交互能力有限。但是可以专注在细分领域里面去挖掘它的业务价值,从而慢慢形成服务机器人刚性的价值。”
春晚期间,一群名为“牛犇犇”的四足机器人,和刘德华等明星一起跳踢踏舞,表演后空翻。刚表演完,就脱下戏服为剧组送起盒饭。走红的同时,也有市场声音质疑,除了“观赏价值”,其日常的刚需在哪里?
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兴兴认为,公司目前发现了to B行业一个刚性的需求点,爬同样的楼梯,履带机器人需要很大的底盘。一旦出现问题,会把整个楼梯堵塞,而四足机器人成本低,灵活性高,且能减少对楼道的堵塞。
天智航总经理徐进表示,医疗服务机器人如何继续发展,快速扩大适应症,“我觉得三分之一是技术问题,三分之二需要考虑机器如何跟医生真正融合在一起,带来微创、精准的一系列临床价值。”
谈及医疗离不开康复。当老龄化社会来临,外骨骼机器人将极大运用在脑卒中康复和上下肢的康复中。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顾建军将理想中的外骨骼机器人比喻为钢铁侠——浑身都是钢架,胸口有无限的能源提供。
“外骨骼机器人要理解人的意图,它学习了人运行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后,不停提高外骨骼的智能水平,最终很好配合人工智能来各种运动。”顾建军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