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投资行为报告:价值投资习惯尚未养成 追涨杀跌现象普遍存在

财经
2021
07/16
16:31
亚设网
分享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高、人口结构变动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居民家庭理财的需求在过去不断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速增长。目前,居民理财情况如何?是否获得较高收益?偏好哪些产品?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SAIF)日前发布的《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下称“报告”)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根据报告,我国居民理财投资偏好相对保守,财务规划意识有待提高;负债整体可控,但部分存在负债管理的问题。另在投资理财行为上,居民对收益期望偏高,但居民实现的理财收益往往低于期望收益;同时,追涨杀跌现象在居民投资理财中普遍存在。

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表示,当前居民理财出现了六方面的变化,主要包括投资理财需求加速增长;理财需求结构正在分化;财富结构正在转型之中;理财服务出现变局;资管科技赋能;市场秩序规范等。

具体来看,报告调研数据显示,从风险管理意识、资产配置多元化、财务目标与规划、家庭负债管理等方面评估居民的财务健康度,我国大部分居民安排了家庭备用金或购买过保险,呈现一定的风险管理意识。数据显示,有72%的受访居民有使用备用金的习惯,76%的受访居民购买过保险。

与此同时,居民理财投资偏好相对保守,配置最多的三类资产分别是:银行存款、公募基金和股票。有64%的受访者配置了银行存款类资产,配置比例最高;其次是公募基金,占比44%,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受访者最喜欢混合型基金。

我国居民投资行为报告:价值投资习惯尚未养成 追涨杀跌现象普遍存在

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秦华称,目前,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呈现为金字塔型而非橄榄型,即仅有20%左右的资产布局在高弹性、具有风险收益特征的金融资产上,而布局在高确定性甚至是保本型金融资产以及低风险类资产上的均为40%。

另在居民投资理财的行为特征方面,报告通过分析居民的投资收益期望、保险配置、投资期限、追涨杀跌、定投参与和专业投顾使用等理财行为发现,居民对收益期望偏高,这在高学历群体中特别明显。根据统计,37%的受访用户对于投资的年度期望收益在5%以内(包括“不亏就好”),23%的用户收益期望在5%-10%,而20%左右的用户收益期望在10%-20%。

我国居民投资行为报告:价值投资习惯尚未养成 追涨杀跌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居民投资行为报告:价值投资习惯尚未养成 追涨杀跌现象普遍存在

但居民实现的理财收益往往低于期望收益。比如,有40%的受访者抱有超过10%以上的收益预期,但2020年的实际收益超过10%的受访者只有32%;20%的受访者收益期望20%以上,而实际收益超过20%的受访者仅占16%。

此外,居民多数认为自己不具备产品挑选能力或挑选能力较弱,特别是理财资产规模较小的群体。

通常来看,居民比较偏好寿险类的保险产品,会优先考虑医疗险、重疾险,然后再考虑财产险和年金险等。而且不同收入来源、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对不同类型保险产品偏好不一样。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严弘称,从报告来看,我国居民投机型投资风格比较明显,长期的价值投资习惯尚未养成;同时,追涨杀跌现象在居民投资理财中普遍存在。数据显示,当面临损失超过20%时,35%的投资者可能会改变;当收益超过20%时,近50%的个体选择增持。

我国居民投资行为报告:价值投资习惯尚未养成 追涨杀跌现象普遍存在

“为了控制这种追涨杀跌的倾向性,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模式就是以一个定时定额的理财方式投资到一些理财产品里。”严弘表示,但目前,定投的模式尚未在居民投资者群体普及,真正参与到定投的受访者在整个样本里只占四分之一左右。

未来,为了适应居民投资理财发展需要,屠光绍称,要从五个方面建设居民投资理财的市场体系,分别是:加快资本市场发展;提升资管机构能力;健全市场服务体系;推进投资人教育;加强法治建设与监管。

先锋领航投顾有限公司CEO张宇建议,包括投资机构、研究院在内的多方力量应帮助用户建立一个更好的投资行为,保持一个更好的投资纪律,帮助投资者从“买”的心智过渡到“投”的心智。同时,金融机构应借助科技的力量做好适当性的管理,增厚每个人的投资收益。

延伸阅读:

华银基金总裁张雄飞专访:价值投资时代如何理性投资

A股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上升态势明显 用“专业”传递价值投资理念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