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亿吹哨,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中场战事”

财经
2021
07/20
06:33
亚设网
分享

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单纯的流量和技术,跑不出来的互联网医疗。据企查查显示,六月底,腾讯医疗健康(深圳)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由500万人民币增至9亿元人民币,增幅达17900%,引发市场关注。据悉,腾讯医疗健康(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经营范围包括健康信息管理咨询;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销售等。

9亿吹哨,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中场战事”

图片来源:企查查不可否认,在疫情的影响下,互联网医疗进入快车道,大额融资层出不穷,巨头在该领域的布局也变得愈加频繁。一边,2020年12月,京东孵化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京东健康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当天股价上涨55.85%,目前市值超3000亿港元。另一边,阿里健康首次实现年度扭亏为盈,截止2021年3月31日,经调整后的利润净额达6.3亿元,同比增长198.5%。在不少人眼中,与京东、阿里相比,腾讯近两年在医疗板块的布局好似从未走到“台前”,但翻看过往,腾讯在相关领域的布局开始的并不算晚,实际上也曾“努力”过。初入局,腾讯的“试探”

早在2014年,微信就推出了智慧医院解决方案,以“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将线上线下相结合,以达到优化现有资源配置、提升医院内部管理效率的目的。具体说来,其所能提供的服务包括微信挂号、候诊提醒、微信支付诊间费用等。

9亿吹哨,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中场战事”

图片来源:微信智慧医院

2015年,腾讯推出糖大夫智能血糖仪,1.0版本实现了血糖数据的实时记录、查询和预警,2.0版本则新增了包括自动提醒用户检测血糖等智能服务。产品本身升级的同时,腾讯还联合众安、丁香园推出“糖小贝”糖尿病并发症保险,同时作为智能终端,“糖大夫”链接了丁香园的在线问诊、健康管理等服务,以此实现了社交+保险+医疗服务的结合。

彼时,智慧医院、糖大夫智能血糖仪的推出都可算是腾讯在医疗板块的创新性尝试,也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但相比阿里健康以“DoubleH”战略身份出道,腾讯在整体层面设计上显得有些缺失。

随后在2016年的两会上,马化腾围绕“互联网+”的议题提交了5个建议,互联网医疗包括在内。针对互联网医疗面临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数据孤岛、相关人才紧缺等问题,马化腾表示,要进一步落实医生自由职业政策;探索并完善基于互联网的分级诊疗制度;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建立并完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制度,打破医院的信息孤岛;以及通过远程教育和医疗加强基层医疗培训等。

打响这第一炮后,当年腾讯正式启动“腾爱医疗”战略,希望利用自身社交基因和大数据能力,搭建“互联网+医疗”平台,打造中国医疗产业与互联网的连接器。同时,腾讯孵化的针对医生的APP“腾爱医生”也走到台前。

据腾讯公司副总裁丁珂介绍,“腾爱医疗”将为患者与医生提供包括“医疗智能终端”、“互联网金融医保”和“医生平台”等在内的一站式互联网+医疗服务。

其中,在互联网金融医保服务方面,腾讯致力于以大数据+医保的形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商业保险。上文提到的联合众安、丁香园,为糖尿病患者定制推出的“糖小贝”糖尿病并发症保险就是一个范本。

9亿吹哨,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中场战事”

实际上,寻求与同行以及产业上下游的合作,对保险行业来说也至关重要。以腾讯旗下的保险代理平台微保为例,2020年9月,腾讯微保联合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壹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表示将在药品福利、商业保险以及患者服务等项目上进行深度合作,互惠创新。

可以说,在腾讯这个医疗战略的版本里,技术与数据是两大维度,政府、医院、医生、商保等坐标均包含在内,从根本上实现“互联网+医疗”。

广撒网,持续扩大投资版图

在这个网中,腾讯可以确保技术、数据等底层架构的稳定,但要想根本实现战略目标,同行业以及跨行业的协同性也亟待体现。因此,近几年腾讯在医疗板块的投资也可以称作是大手笔。

目前知名的互联网在线平台中,包括丁香园、好大夫在线、微医、医联、企鹅杏仁等企业都得到过腾讯的支持。以今年拟登录港股的微医为例,根据其发布的招股书,IPO前其第一大外部股东为腾讯,持股8.88%,其他包括高瓴、启明创投、红杉资本、高盛等知名投资机构也都参股其中。另外在今年一季度,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先后投资了睿心智能医疗、圆心科技、极目生物等公司,涉及到智能医疗诊断、基因检测等领域。

可以说,近几年腾讯在医疗领域中的投资数量远远超过了阿里等巨头在该领域的布局,且腾讯投资版图所覆盖的领域也足够大,从互联网医疗平台到医疗科技,以及细分的医疗健康行业,均有所涉及。

“夭折”的腾爱医生

虽然极力想自建、投资两手抓,但在自建业务上,腾讯并非一帆风顺。

2019年3月,不满三岁的腾爱医生正式关闭服务,“因公司组织架构和业务策略的调整相关原因”,腾爱医生APP以及官方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全面下线。

回顾腾爱医生的发展历程,其最初的定位是给医生、医疗机构使用,且刚出道就与沃医妇产名医集团、张强医生集团等九大医生集团签约。凭借较强的社交基因,很多医生集团都对腾讯所能给予的流量充满了期待。而腾讯公司副总裁丁珂也曾表示,腾讯作为一个拥有10多亿用户体量的开放平台,让医生获取新患者的成本几乎为零。

9亿吹哨,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中场战事”

具体到服务流程,医生可通过这一平台完成对消费者的连接和管理。一方面,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精准找到相关医生,完成线上咨询;另一方面,通过腾爱医生这一平台,医生可以结构化患者数据,并管理公众号,通过发布医疗专业知识等形式获取新用户的关注,从而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促成良性发展。

根据其官网的数据显示,腾爱医生覆盖了14个临床科室及4个医技科室,每日咨询人数超3万,服务患者2000万人,15%的线上互动粉丝转化为患者。虽然这份数据表面看起来可观,但难掩腾爱医生身为连接器的本质。当然,并不是说连接器这一身份注定不会成功,只是腾爱医生的角色,有些太过“纯粹”。

首先,由于医疗具有严肃、专业等特性,腾讯虽手握流量和技术,但入局之初难免显得像是“外行人”。且从其相应投资板块来看,“广撒网,多捞鱼”的打法一方面保证了全面性,但另一方面,在合作这一路子上,也可能会出现自建与被投产品之间链接不紧密等问题。

其次,彼时消费者对于线上问诊这类服务接受程度并不高,流量这颗石头砸下去,并没有在医疗领域溅起太大水花。最后,仅仅是作为连接器,单纯的线上商业模式能为医生集团带来多少利润尚未可知,更何况只是提供平台的腾爱医生,盈利模式成谜。

另外,腾爱医生在帮助医生打通线上渠道、树立自身品牌这一功能显然有些简单,替代性很高。没有在更深层次的品牌经营、患者管理等层面进行创新,不少医疗机构在腾爱医生发出停运消息之后,都衔接上了自己研发的系统,运营情况并没有受太多影响。况且,对于医疗机构和医生来说,线上平台只是线下渠道的延伸,大型医疗机构不缺流量,小型医疗机构则看重平台线上流量转化至线下的能力,腾爱医生在这方面显然有些“鸡肋”。

9亿吹哨,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中场战事”

而最为关键的是,仅从数据上对比,腾爱医生与彼时的平安好医生、春雨医生等前列互联网平台仍相差甚远,量和质的牌子都没有打出来。

万变不离“贴近用户”

可以说,从腾爱医生此次的失败来看,技术和流量腾讯是都不缺的,只是对于医疗这新领域来说,空有技术和流量并不能成事。保观认为,从国民意识、市场环境等角度来看,想要在医疗市场分一杯羹,要么紧抓线下渠道的布局,要么尽力凸显线上业务的不可替代性。而无论是自建业务还是赋能医疗机构、政府,更加贴近用户,将是能否在互联网医疗领域胜出的决定性因素。

出于这点考虑,腾讯虽然仍在不断扩张自己的投资版图,但也一直没放弃自建业务的完善。例如,针对医疗机构,腾讯聚合内部包括 AI Lab、优图实验室等多个顶尖AI团队的能力,研发推出腾讯觅影,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筛查和诊断,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准确率和效率。针对消费者,腾讯医典汇集海内外医学科普资源,将科学可靠的医学信息转化为公众所能理解的内容,促进医患之间的互信与合作。

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表示,腾讯将坚持“数字化助手”的角色,做好提供工具、做好连接、建设生态三件事情。如今,互联网医疗市场的战火重燃,腾讯医疗健康此番注册资本增至9亿元,行业内外都在期待腾讯能够带来怎样的惊喜。因为从市场竞争角度来说,虽然目前阿里、京东、平安三家走在行业前列,但医疗市场还有太多地方需要打通,也还有太多难题需要解决,下半场是否能跑出一匹黑马,仍未可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