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市。首批被纳入的2000多家电力企业的总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这意味着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形成。如何形成合理的碳价引导企业减排?未来碳税是否会推出?双碳目标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围绕这些问题,新京报邀请了安徽大学常务副校长陈诗一、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张中祥、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进行讨论。
孙明春提出,我国碳市场规模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未来最重要的是扩大碳市场的参与主体,从电力行业拓展到更多的行业,同时要允许一部分其他主体参与,发展金融属性。
要扩大碳市场的参与主体 发展金融属性
孙明春表示,从全国碳市场开市前两天的交易情况来看,7月16日的交易量为410万吨,7月19日的交易量为13万吨,如果取中值100万吨计算,一年250个交易日,年交易量为2.5亿吨。八个地方试点碳市场去年的交易量总共为1.3亿吨,全国性的碳市场成立后,最少的情况下可能比原来地方试点多上两倍至三倍。中国碳市场的规模与欧盟的81亿吨相比还差得很远。
然而,欧盟每年的碳排放量仅30多亿吨,碳市场交易量如此大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性的市场,其涵盖的行业更多,除了电力以外还有制造业和其他行业。这个交易体系覆盖的碳排放量占欧盟碳排放量的40%,与中国的电力行业在总碳排放中的占比相似,但是欧盟碳市场的交易主体不一样,不只是配额分配的企业参与交易,还有很多金融机构参与其中,形成的是一个有金融属性的碳交易市场。中国的碳市场如果只是电力行业的企业参加,活跃度是有限的。因此,未来最重要的是扩大碳市场的参与主体,从电力行业拓展到更多的行业,同时要允许一部分其他主体参与,比如自愿减排或者自愿购买CCER的企业,或者金融机构、个人。
孙明春介绍,欧盟的碳交易体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欧盟自2005年开始有碳市场,一开始一吨碳大概15欧元,后来发现配额分配过多,到全球金融危机时又出现需求问题,因此直到2018年欧盟碳市场运行情况都不是很好,交易价格最低只有5欧元。2015年时欧盟推出了一项改革措施,把每年碳配额的一部分回收到一个池子里做储备,形成市场储备机制,当市场流通量下降到比如低于4亿吨以后,就从储备池中向外释放配额。再加上一些其他机制的调整后,欧盟碳市场的交易价格逐渐升至52欧元。欧盟的例子可以看出,对于各国来说,碳市场的建设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也不能强求一步到位,中国可以先把碳市场建起来,再逐渐完善,但是要抓紧金融属性,才能发挥市场机制,形成客观的碳定价。
中国碳市场未来价格将会如何变化?孙明春表示,从市场供需来看,未来长期碳价变化的方向肯定是上涨,但是第一年的情况无法预测。关于配额给得多还是少,可以用市场来测试,这也是市场的功能,如果配额给得太多了,价格就会下降,这就告诉我们明年配额就要减少。欧盟有一种“rule based”机制,就是用规则去调整市场,一开始设计好规则,让市场参与者提前知道市场变化后将会如何调整,我们可以学习这种机制。最重要的是明确规则,政府减少干预,让市场形成价格。
政府主要提供基础设施和规则体系 让私营部门当主角
在碳市场机制和双碳目标之下,企业将会产生减碳成本。在其中,政府和企业分别应当起到什么作用?孙明春表示,只靠政府肯定是不行的,政府应该提供两个方面的基础,一是基础设施,公共产品;二是规则、政策体系,让市场发挥作用。只有把私营部门引入进来,市场才能可持续,才有创造力,必须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如果没有市场提供的激励机制,很难有快速的科技创新。碳市场实际上也可以看作一种补贴机制,本来是由政府提供补贴,现在变成市场参与者之间互相补贴,高排放的企业补贴低排放的企业,于是低排放企业就有动力来降低排放,这就会激励创新。总的来说,政府起到的是“搭台子”的作用,真正的主要角色还是私营部门,私营部门进来之后,科技进步、成本下降的速度要比我们想象的快得多。
除了碳市场的建设,碳税也是促进减排的另一个重要的市场化手段。我国酝酿多年,但碳税迟迟未被推出。在全国碳市场启动后,碳税是否会推出?
孙明春表示,碳交易市场和碳税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建议如果能通过碳市场解决碳排放的问题,就通过碳市场解决,如果碳市场解决不了,再考虑征碳税。其中一个原因是,很多地方税收上来之后可能会用于其他用途,但碳市场的交易产生的资金,主要还是用于减碳,买碳配额的企业把钱交给了那些减碳的企业,来源于碳排放也用于减少碳排放。如果碳税被滥用,不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
另一个原因是,未来的碳市场将不断扩容,如果科技企业、自愿减排企业、碳汇企业都纳入进来,有些企业是负排放,在税体系之下就无法激励这部分企业。而在碳市场,就可以通过卖碳配额得到激励。由此来看碳市场更有效率。
另外,如果征碳税,税率如何确定是一个难点问题。碳市场是通过市场来定价,只要市场有效率,定价就会传递出价格信号,告诉我们碳配额的合适价值。但是碳税的确定多少含有主观成分在其中,很难知道什么水平才是最佳税率。
孙明春强调,碳中和并不是遥远的议题,与每个普通人都息息相关,是关乎人类生存的问题。近年来极端气候现象越来越常见,也体现出气候问题越来越迫切。《巴黎协定》将努力控制全球温升到2100年不超过工业化前的1.5℃确定为全球温控目标之一。根据2009年的测算,到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回到1990年的水平才能保证1.5℃温控目标的达成,但实际上现在的碳排放量是360亿吨,不仅没有回到1990年的水平,而且还比1990年高出60%。这就意味着,全球温升可能会到2℃,这一过程其实是非常危险的。气候风险是个安全问题,可能比GDP更重要,呼吁每个人都能意识到,每减少一点消费,就能减少一点碳排放,至少能买出一点时间,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新京报记者 顾志娟 侯润芳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李铭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