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资金“左手换右手”,银行风险就会“右手抓左手”
在近日举行的2021中国货币经纪论坛暨上田八木货币经纪(中国)开业典礼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表示,中国债券市场近年来安全资产缺乏,市场态势与世界潮流和发达国家趋势不同。要改变中国债券市场资金流动“从银行中来,又回到银行中去”的格局,形成“从银行和非金融部门中来,到市场上去”的格局。
确实,债市资金流动这种“左手换右手”的方式,与其说是发债,不如说是银行变相贷款。特别是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债券,等于是在变相从银行融资,从而让决策层、管理层提出的银行不准向政府融资平台增加贷款的要求落空。因为,在表面上,银行确实没有给政府融资平台更多新的贷款,贷款余额增加很少。实际上,政府融资平台快速形成的债券规模,大多是银行以“左手换右手”的方式形成的,是以债券面目出现的银行贷款。
这也预示着,在银行的风险防范中,不仅要防范贷款风险,更要防范债券资金风险。正如李扬理事长所言,“从银行中来,又回到银行中去”,不仅债券是通过银行发出来的,又大多是银行购买的,且债券发行单位又可以把债券融资获得的资金存放到相关银行,可谓一举多得。唯一被银行故意忽视的,就是风险。“左手换右手”的债券资金流动,实际变成了“右手抓左手”的风险叠加。一定程度上,比直接的银行贷款风险更大。
事实也是,从这些年来债券市场的基本情况来看,债券发行的门槛要比银行贷款的门槛低不少。不然,不会频繁出现债券兑付违约、且违约金额巨大的现象。因为,帮助企业运作债券发行的第三方机构,更多的都是“促成”债券发行,而不是对债券发行负责任。自然,在帮助企业发行债券过程中,就会把企业的优势、业绩、安全等无限夸大,而对企业的问题、风险等无限缩小,甚至不惜帮助企业弄虚作假。如此一来,债券发行从方案设计起,就已经埋下了严重的风险隐患。
而银行面对债券发行,也是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注重长远利益,既帮助企业承担债券发行任务,又成为债券的主要购买者,发行费、利差等都赚到了,银行存款也增加了,只是,风险也从这一刻形成了。面对很多企业的债券违约,银行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因为,他们心里非常清楚,这一刻迟早会到来,但为了一时的利益之需,他们想冒这个险。对债券违约,只追究企业的责任,显然不行,也要追究相关银行和第三方机构的责任。
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为什么近年来频繁出现债券违约问题,却没有产生大的风波,就是因为这些债券都是银行通过“左手换右手”来完成的,没有涉及其他市场主体,也没有涉及居民。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很好吗?是的,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确实不错。问题是,银行以这样的方式帮助企业融资,而把风险全部集聚在自己身上,总有一天会有泡沫被捅破的时候。一旦泡沫被捅破,银行的风险将无力控制,那才是最可怕的。
也就是说,目前的债券发行,实际是对银行风险的一种积聚。如果不改变债券市场资金流动“左手换右手”的格局,让债券市场资金从银行中来,从非金融部门中来,特别是非金融部门,应当作为未来债券市场资金的主流,更好地搅动社会资本活水,并与银行资金形成良性互动。否则,流动性规模会越积越大,资金流动效率则越来越低,银行的风险则越积越高。
一旦形成社会资本与银行资本共同支撑债券市场资金流动的局面,对债券发行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帮助企业发行债券的第三方机构,也不敢掉以轻心,尤其不敢帮助企业弄虚作假了。因为,社会资本对债券的安全性会比银行更在意。而企业是否发行债券,也会更加注重未来的兑现能力,而不是见钱就捞。因为,没有了银行这个大“金主”包销,债券很有可能无法顺利发行。一旦出现这样的现象,对企业的市场形象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对企业来说,当然会在债券发行问题上更加慎重。
债券发行,决不是把钱“骗”到手就行,而要把信用放在首位。如果债券成为银行“左手换右手”的游戏,也就无信用可言。对债券发行单位来说,就会像对待银行贷款一样对待债券,也会不重视债券资金的有效使用。多不得,还不起了,与银行贷款一样,让银行打官司去。像华晨汽车,那么多无法兑现的债券,企业管理层从未担心过、紧张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债券还是银行购买的多,兑付不了,对企业影响的程度不会太高。如果债务发生在供应商身上,难受度一定远高于银行。这,就是很多债券发行企业,也是债券违约企业比较流行的心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