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供图
编者按:经过近一年努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成绩突出。为推动综合改革试点的合力加快汇聚,证券时报推出“深圳综改试点攻坚进行时”系列报道,总结改革经验,建言改革方向,以期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自2020年以来,从实施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到深市主板与中小板正式合并、首批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上市,资本市场重磅改革步履不停,这一切,是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交出的阶段性成绩单。
展望下一步,受访专家指出,目前深圳综改试点中有关资本市场的改革任务尚未完全落实,可以开拓的空间还有很多,深圳资本市场可在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升大宗商品定价体系、发展私募股权市场等领域先行先试,释放更大的改革红利,推动“双区”建设。
任务最多且效果最快
2020年8月24日上午,位于深南大道2012号的深交所大楼8楼上市大厅高朋满座,喜气洋洋,伴随着上市钟声的敲响,创业板正式迈入注册制时代。这一天是资本市场值得铭记的一个重要时刻。
作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装上了注册制“引擎”的创业板,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带来更大资本市场改革红利和更强动力。
开板迄今,创业板累计受理725家企业发行上市申请,深圳企业93家,占广东企业过半数……这些数字,是深圳“先行示范”,依托深交所畅通资本活水,追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高水平循环的具体呈现。
自2020年以来,除了创业板改革并实施注册制外,深交所还陆续推动了多项重磅改革落地:今年2月5日,深交所正式启动主板和中小板合并相关工作;4月6日,两板合并正式落地,时隔21年,深市主板恢复发行上市功能,进一步强化深圳金融中心地位,助力以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2月26日,深交所与上交所分别发布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上市办法,正式打通了新三板市场与A股市场的通道,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间的有机联动;6月21日,首批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在交易所上市,拓宽了社会资本投融资渠道。
“任务最多且效果最快。”近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攻坚推进大会召开,会上介绍了深圳在支持资本市场建设先行先试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总结深交所一年来工作成果时,相关负责人用如此一句话进行了概括。
重磅改革步履不停,深交所服务创新创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也为深圳“双区”建设带来更大的助力。
数据会说话。在创业板实施注册制改革后,截至今年7月20日,正式上市的企业达到160家,其中,深圳上市企业26家,累计融资206亿元,总市值近1900亿元;全国首批9个基础设施REITs项目,涉及深圳的有3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唐瑞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攻坚推进大会上表示:“新三板挂牌公司转板上市、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相关制度机制基本建立,各项改革任务均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件件标志性、里程碑的改革项目落地,反映了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中资本市场先行先试方面的明显成效。
改革需要更大突破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是各方期望。深圳资本市场的改革一直在路上。
“综合改革试点实施一年来,深交所作为资本市场的开拓者、建设者,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深交所相关负责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深交所牵头或参与的任务均按计划有序推进,确保办一件成一件,件件都是精品工程。
余凌曲认为,“目前深圳综改试点中有关资本市场的改革任务尚未完全落实,还有很多空间需要开拓。”在他看来,深圳需要继续努力的方面包括:推出深市股票股指期货,不断丰富股票股指期货产品体系;完善创新企业境内发行上市制度,推动具有创新引领示范作用的企业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CDR)并在深交所上市等。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在支持资本市场建设先行先试方面,深圳应该大力引领价值投资文化、提升大宗商品定价效率、发展私募股权市场。深圳是科技创新的聚集地,需要发展、规范和优化私募股权市场,进而为更多产品、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
“目前深圳拥有大量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体系,打造完整的资本服务链条。”余凌曲指出,相对而言,处于创意期或者种子期的企业其实更加需要资本的扶持,而市场各方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拟上市或者已经上市的企业。因此,这些发展程度处于初期的企业的支持力度仍需加强,应该以深交所为“链条”龙头,牵引更多的创业资本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从而推动深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建议,深圳应营造更加透明公正的市场环境,破除隐形壁垒,鼓励支持优质私募基金充分发展,使得私募基金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建议,深圳应利用好先行示范区的政策红利,把握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契机,制定相应标准,允许、鼓励、推动深圳符合条件的头部创业投资管理机构通过IPO、并购重组等方式登陆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建立健全创业投资与资本市场等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机制,帮助优质创投管理机构扩大融资渠道,优化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提升整体管理服务水平。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