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企业均为发电行业,且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162家,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这意味着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碳排放权交易开市后,国内碳中和资产未来前景更加明确。我国是碳排放大国,节能减排时间紧、任务重,“碳排放”整体面临较为全面的环保需求,在此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将逐渐由化石能源主导向清洁能源过渡,清洁能源推广迫在眉睫,推动氢能、光伏、生物质能等能源更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是未来能源建设的主旋律。在灵活的碳交易推动下,清洁能源核心资产有望直接受益。
未来,根据生态部的文件,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耗能、高碳排放的板块也将逐步纳入碳交易市场。因此在碳交易的背景下,高耗能、高碳排放的行业竞争格局将加速优化,具有能效优势的优质企业有望大幅受益于碳资产的增量收益。
碳交易市场的上线对企业的影响
弱补贴,强市场
碳交易的底层逻辑是碳达峰和碳中和政策背景下的带有金融属性的产物,2021年4月初,特斯拉发布2020年财报显示,在2020年特斯拉首次实现了盈利,但打开公司利润结构可以看出,特斯拉实现盈利的手段不是因为其主营的新能源汽车销售,而是向其他传统燃油汽车制造商出售碳排放额度而获得。
仅2020年,特斯拉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获利16亿美元,合并后公司最终产生了7.21亿美元的净利润。换言之,如果不是因为出售碳排放额度,特斯拉2020年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特斯拉能够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而获得额外收入主要是因为美国有多个州政府要求汽车制造商在2025年前销售一定比例的零排放汽车(Zero-emissions Vehicle, ZEV)并推出相应的积分管理制度。如果汽车生产商积分不够,就需要向特斯拉这样的积分富余的企业购买,否则将面临更高额度的罚款。这项政策通过积分转让的方式,用市场机制补贴扶植新能源车企,以支持交通运输业从传统化石能源动力转型为清洁能源动力。
从我国对新能源发电企业的政府补贴来看,以陆地风电和光伏为例,政府补贴政策可以分别追溯至2009年和2011年。在补贴的刺激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0年底,我国风电、光伏累计装机量达5.3亿千瓦,高居世界第一。但随着装机量的扩大,补贴规模水涨船高,而缺口也越来越大。于是,自2016年起,国内风电、光伏行业补贴退坡。
2019年“平价上网”的字眼开始频频出现在新的电价政策中,直到今年6月出台的《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出,“自2021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业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财政将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这预示着,未来政府补贴将逐渐减弱,而对于新能源项目而言,如何确保项目收益率变得尤为重要。
“碳交易市场”的上线,意味着国家允许将碳排放指标作为交易标的公开进行市场化的交易,这不仅可以促进新能源发电及新能源终端应用的高速发展,在政府补贴减弱的情况下,为新能源项目或企业带来新的现金流流入,同时也能促进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可谓是一石二鸟。
接下来,随着更多企业被允许进入碳交易市场,碳交易收入或将成为新能源发电及终端应用主营外另一重要的收入来源,推动公司业务发展同时,也推进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A股哪些上市公司将受益于碳交易
新能源集体“获益”
率先受益的是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发电等新能源发电企业。首先是这些发电企业是首批进入碳交易市场的企业,且作为电力、钢铁、有色等高能耗、高碳排放的行业碳指标对手方,即卖方,未来在主业发展的同时,可以获得因出售碳指标获得的额外利润,业绩会呈现大幅度增长,这里列举了各发电领域的龙头。
水力发电企业,以长江电力为龙头,全球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总装机容量4549.5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12.77%;2020年发电量2269.3亿千瓦时,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16.8%;公司盈利能力强,2020年毛利率为63.4%,净利率为45.87%,且均领先同行业;而且公司历史业绩增长明显,2020年收入增长高达15.86%,归母净利润增长高达22.07%。
风力发电企业,主要分为陆地和海上,陆地风力发电已经由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等抢先布局;而近期上市的三峡能源将目标转向海上风电,公司2020年,风力发电业务收入为72.96亿元,同比增长32.8%;
其次是节能减排及新能源发电设备涉及、制造及施工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大环境下必然加大碳捕获设备及风电、水电、光伏、核能、生物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发电设备的使用占比,这样可以大幅降低自身因生产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而大幅增加的成本:风电设备制造商中材科技、金风科技;光伏设备制造龙头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环股份;水电工程葛洲坝、安徽水利,核能设备东方电气、保变电气,这些设备制造商和技术提供商及施工企业作为新能源电站的上游企业也将是直接的受益者。
最后拥有林业资源的企业。“碳中和”大环境下,绿化工程必然有所增加,拥有大量林业资源的企业,据估算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按照67千克每亩年吸收量计算,一亩树林一年可以吸收24.45吨二氧化碳,目前国内碳汇价格普遍在20-40元每吨,折中以平均价格30元计算,1万亩树林一年可以产生碳汇收入约734万元;当前国内碳交易市场刚处于早期阶段,碳汇价格较低。而国际发达国家碳汇价格已远超国内价格,欧洲目前碳汇价格甚至已达到40欧元,这就意味着,若按此价格计算一万亩树林一年可以产生碳汇收入9000多万元人民币。而且林地资源不仅不会影响原有主业,反而可以在碳交易市场进行变现,以获得额外收益。
国内目前拥有林地较多企业有海南橡胶拥有橡胶林地350多万亩;岳阳林纸拥有月200万亩林地;平潭发展拥有林地近90万亩;福建金森拥有自有林地近80万亩,丰林集团拥有自营林地20万亩,其中海南橡胶的橡胶林与其他企业林木不同,橡胶林不需要通过砍伐来获取企业所需原料。
(文章来源:英才杂志)
文章来源:英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