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研究所副所长、首席FICC分析师)
近期,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密集发生。西欧突发“百年不遇”的强降雨,造成严重洪灾并导致超百人遇难、超千人失踪。与此同时,我国河南省同样遭遇特大暴雨,多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日降雨量已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暴雨之外还有炎热,6月以来的高温冲击下,北美已有数百人丧生。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在今年年初表示,就目前观察而言,极端天气已经在不断增加,而近年来屡次出现的超强寒潮、沙尘暴、龙卷风等罕见气象也在印证这一事实。根据主流的科学观点,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极端天气频发的重要原因。
极端天气以及全球变暖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冲击难以忽视。从直观感受出发,极端天气破坏基础设施、损毁自然资源,必然会造成经济损失,若再考虑极端天气中失去的生命,更是情感和劳动力上的双重损失。但实际上,极端天气背后的全球升温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潜在杀手”。根据瑞士再保险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气候变化经济学:不采取行动不是一种选择》,到2050年,全球气温升高2.0/2.6/3.2摄氏度的情形下,全球GDP损失分别会达到11.0%/13.9%/18.1%。经济总量上的潜在损失已经非常瞩目,若关注结构上的问题则更加严峻。区域方面,亚洲经济体将在气温升高下首当其冲,严重情况下GDP将受到26.5%的冲击;行业方面,对气候高度依赖的农林牧渔业将遭遇极大的打击,进而扰乱粮食供应,或许会引发更大的危机,甚至引发战争。
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逐渐由增长转向安全和公平。经济增长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线性的,而极端事件往往会造成回撤。随着极端天气、新冠疫情等黑天鹅事件愈发频繁,全球经济所面临的回撤风险逐渐增大,各国面临的挑战也逐渐从增长转向了安全和公平。在关乎全人类命运的气候问题上,各国对于碳减排乃至碳中和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博弈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加深合作。自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持续落地碳中和相关政策,包括《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的正式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等等,进一步凝聚了全球主要国家在碳减排上的合力。
金融在促进碳减排、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以下作用:一是绿色金融创新,如发展绿色债券、绿色发展基金等金融产品,可以拓宽能源企业转型的融资渠道;二是发展优惠利率、绿色专项再贷款等支持工具,鼓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利用资金配置引导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三是建设并做好碳排放权交易场所和相关金融产品的交易,激发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活跃度,增强碳定价有效性;四是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培育,可以通过助力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支持相关企业做大做强;五是金融机构的ESG投资部门可以开展并做大绿色专项投资,引导社会资本向绿色低碳企业倾斜。
(作者:明明 编辑:陆跃玲)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