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旺盛,创业者纷纷涌入,产业水平整体升级,这些因素都在吸引着资本向芯片设计业汇聚。
过去三年来,芯片产业成为全球估值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大湾区乃至中国的创业投资以及公开市场投资也同样积极涌入芯片产业,其中,有约逾半数的资本最先对芯片设计环节产生兴趣。
记者接触的VC(风险投资机构)、PE(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们,包括深圳市力合科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深圳布谷天阙等均表示,当前投资市场已经“全员研究芯片产业”。
力合科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部部长何韬对记者表示,对芯片设计产业的投资,既考虑技术水平,也关注商业模式。此外,机构们认为资本应激励这个行业诞生瞪羚企业、领军企业、龙头乃至巨头型企业。
当前,芯片设计产业俨然已成为一个估值万亿级别的大型行业。记者梳理清科、IT桔子等数据机构的资料发现,VC、PE近年来加速流入芯片设计创业企业。估值方面,多数芯片设计创业企业获得1亿-10亿元区间的估值,少数企业已经获得数十亿乃至上百亿元估值。另外,在深交所、上交所、港交所上市的多个芯片设计龙头已达到千亿元市值水平。
芯片设计的多个细分领域都在吸引资本注意。
何韬告诉记者,目前投资界比较青睐所谓的“赛道”投资,判断依据之一是产品市场容量。
深创投集团投资发展研究中心半导体行业首席研究员史小梅也表示,投资方会比较看重创业团队打造“爆款”的能力。
查询市场资料,当前获得投资人青睐的芯片设计领域包括但不限于AI芯片、射频滤波器芯片、EDA软件、物联网通信芯片、LED控制芯片、生物芯片、传感器芯片、功率器件、汽车MCU等。
由于市场空间广阔,资本在芯片设计领域“上下求索”、全方位寻求机会。云岫资本数据显示,2020年整个芯片产业的创业融资已经超过1400亿元人民币,其中67.2%、约940多亿元人民币流向芯片设计板块。
然而,芯片产业实际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选择十分重要。
静观喧闹的市场行情,史小梅指出,“这个行业在发展上升期,很多团队跃跃欲试,明星团队也比较多,海归、名校毕业生、大公司管理层济济一堂,但决定成败的最终因素还是技术追求和商业化进展。”史小梅称,投资团队必须用丰富的经验、具体的观察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当前,晶圆产能短缺、行业布局分散是行业整体的突出问题。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联盟专家组组长时龙兴教授就指出,国内芯片设计企业应改善“小而散”和“同质化”的问题。
VC、PE从中甚或起到整合资源的作用。
史小梅向记者指出:“创业公司需要抱团取暖,创投机构可以牵线搭桥,提供平台。”
当产业链部分环节出现产能紧张、资源脱节时,创投机构提供的资源或会辅佐创业团队实现产品“落地”,以及 “在合适的时间”落地。
深圳布谷天阙合伙人王良海具备三十多年实业从业经验,他对记者表示,投资机构具有趋利性,但芯片业是一个需要沉淀的慢行业,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他呼吁行业多关注优质企业、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力合科创创投合伙人、基金部部长张驰也指出,投资是一件“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情,呼吁行业“集中力量办大事”。
事实上,长远而言资本的趋利性与孵化优质企业并不矛盾。“龙头和巨头企业才能有效与国外同行竞争,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王良海称。
他认为,人才资源是芯片设计企业提高产值的最关键因素。
人才积淀刻不容缓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中心”,深圳是大湾区乃至全国芯片设计销售规模最大的城市。
在深圳,芯片设计公司在著名的“粤海街道办”、深圳湾、西丽、坂田等地区星罗棋布,如同芯片里的晶体管一般密集布局。
在大湾区,除了深圳外,广州、珠海、香港等市的芯片设计产业实际上也已经颇具规模。这令市场从业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芯片设计业的从业人员规模大约为20万。然而,业界的共识是,人才规模需要至少翻倍,亦即缺口还有20万。
人才紧缺,与技术壁垒、市场壁垒一样,成了国产芯片需要 “攻坚克难”的最主要三大问题。曦华科技、瑞盟科技相关负责人均表达了对芯片设计行业人才紧缺的担忧,认为目前行业人才沉淀不足,新一代生力军流入行业的比例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南方科技大学余浩教授则提出,应当配合芯片设计产业的深化发展做好公众认知教育。
“现在需要委托专业猎头、激励内部员工推荐、网络招聘等,多管齐下地在全国范围内搜罗人才。”曦华科技首席技术官白颂荣说。
白颂荣指出,芯片设计公司对工程师招聘十分重视。曦华科技对每一名求职者均由多名高管进行面试,从而令求职者有机会充分了解公司。
瑞盟科技创始人冯炳军则提出,希望加强高校的“产学研”结合,并引导人才尽可能多地流向国产芯片业。目前,国产芯片人才有不少流向国外芯片“大厂”,甚或转行转业。
为了向行业持续“造血”,国家正从高校教育入手进行人才培养。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国家外专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发出《关于支持有关高校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通知》。目前,全国已建设28个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将不仅为芯片设计业输送“新血”,也将向制造、封装测试及其装备、材料等多个芯片产业链环节输送人才。
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是当前全国28个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该学院创院副院长余浩向记者表示,高校培养芯片人才是我国推进“新工科”教育的一部分。
余浩表示,随着芯片产业深入国家经济体系,公众对微电子学科的认知将越来越深,希望激发年轻人对微电子学科的报考兴趣。
围绕国家战略,属于“新工科”范畴的微电子学科教育,事实上在近年里不断改革。针对微电子本科教育的学科结构,余浩建议,应依据一定步骤建立体系。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应包括理论教学、竞赛、科研论文指导、实习等多种内容,通过“多实验、多设计、多动手”培养更适应行业需求的人才。此外,大学与当地领军芯片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目前也是引导毕业生流入国产芯片企业的一条重要渠道。
目前,南方科技大学已与大湾区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达成合作办学意愿,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本科生交换、修课型硕士生联培、博士生联培等方面合作制定了计划。余浩提到,南方科技大学将致力于引导毕业生在大湾区就业工作。
(作者:江月 编辑:李艳霞)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