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方政府对小米汽车项目的“爱”,最近可能已经成为小米汽车的一个负担。
3月的最后一天,小米正式宣布要进军汽车制造领域,“截止2020年年底,小米的现金余额为1080亿。”一上来就交了底,又一个不差钱的主儿,按照小米公布的规划,首期投资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小米将投资100亿美元用于汽车项目。
这几年不少现实中的案例已经做了很好的注解,对新造车企业而言,扼住了咽喉的第一生存要素就是钱,在关键时刻有无充足的后续资金决定了你是成为“蔚小理”,还是成为拜腾、前途等。因为不差钱,所以小米汽车项目正式官宣之后,走的相当顺遂,注册“小米汽车”商标、洽谈供应链伙伴、搭建汽车项目团队等,当然还有最近已经成为行业焦点的小米“挖墙脚”事件,不惜成本的招兵买马,拉开了一场新造车势力之间的“人才保卫战”。
此外,围绕小米汽车的另一大关注点就是这家车企的最终落户问题。最近几天,有关小米汽车要落户合肥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起因是有媒体报道了安徽省国资委正在和小米汽车接触,有意将小米汽车引入合肥。虽然很快小米官方就进行了辟谣:“一切以官方披露信息为准”。安徽省国资委的工作人员也进行了否认,表示不知道有这回事,合肥市投促局内部人士也回应称并没有与小米接触。但其透露出的口风也并没有封死引入小米汽车的路,表示有机会是可以谈的,关键要看条件。这就又让业内不少人士想入非非了,未来依旧是一切皆有可能。
不止是合肥,事实上自小米造车官宣以来,小米在哪落户的猜想一直没有断过,武汉、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都曾先后与小米汽车传过“绯闻”,只不过至今还没有“正主”出现。正如上文工作人员所言,关键还是要看条件,城市要看小米开出的条件,小米也要看城市开出的条件。
地方政府为何希望引入小米汽车项目呢?首先当然是看到了合肥市与蔚来汽车的互相成全,二者结合之后,蔚来汽车转危为安,合肥也获得了风投之城的称号,俨然已经成为当前国内新能源产业的领军城市,而引入小米汽车项目,可以复制出另外一个“合肥”,甚至是超越合肥。其次,对地方政府而言,引入小米汽车盘活的不仅是当地整车制造产业,而是一条上下游产业链,税收、就业等都将获益。
对小米汽车而言,同时与多个城市接触是明智之举,一方面本来就不应该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谈的越多机会就越多;另一方面对小米汽车而言,未来采用多地布局的模式是完全有可能的,其实,把总部、研发和工厂安置在不同城市,不少新造车企业已经这么做了。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