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 作者 | 苗中杰
《红周刊(博客,微博)》:中盐化工拟定增募资不超2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收购发投碱业100%股权,此举是否会提升公司的估值呢?
邱诤:中盐化工目前纯碱产能240万吨,占国内产能的7.3%,发投碱业主营业务与中盐化工位于德令哈的子公司昆仑碱业相同,为纯碱产品(包括轻质纯碱、重质纯碱及食用碱)等的生产及销售,生产工艺均为氨碱法。发投碱业目前拥有已投产的核定产能为140万吨的纯碱生产线(一期),同时拥有二期产能为90万吨的纯碱生产在建项目(二期)。本次收购完成后,中盐化工将对自身纯碱业务和发投碱业纯碱业务在销售、采购、生产、运输、技术升级等方面进行整合,增强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
目前如山东海化(000822,股吧)、远兴能源(000683,股吧)等以纯碱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的动态市盈率在20倍左右,发投碱业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5月的净利润分别为22442.16万元、-4540.86亿元和6293.27万元,若按定增后总股本计算目前中盐化工的总市值已在210亿元左右,其动态市盈率也在20倍左右,因此目前中盐化工估值较为合理,并没有被低估。
《红周刊》:中国交建预计2021年半年度实现净利润85.41亿元到97.3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44.68亿元到56.62亿元,同比增长109.70%到139.01%,值得关注么?
邱诤:中国交建上半年的净利润通常低于下半年,2018年至2020年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81.75亿元、85.77亿元和51.22亿元,下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15.05亿元、115.31亿元和110.84亿元。按上述数据保守推算,中国交建(601800,股吧)今年全年的净利润应在190亿元至200亿元,即公司目前的动态市盈率仅为5倍多一点。
《红周刊》:2018年和2019年中国交建的净利润都在200亿元左右,2020年虽然受到了疫情影响,公司净利润仍高达162亿元,相信2021年公司净利润达到200亿元难度并不大。
邱诤:其实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交建的主业是基建建设业务,理应低估值,却忽视了中国交建的一项重要财务指标。2018年至2020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00.14亿元、125.92亿元和200.94亿元,公司三年研发费用合计高达427亿元,在上市公司之中几乎无人能及。实际上除了中国交建,2018年至2020年,中国电建(601669,股吧)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2.49亿元、112.88亿元和152.69亿元,合计超过358亿元,目前公司动态市盈率7倍左右;中国中冶(601618,股吧)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1.83亿元、99.34亿元和123.27亿元,合计近295亿元,目前公司动态市盈率不足10倍。这些巨无霸公司持续高研发投入构筑了业绩护城河,市场地位难以撼动,目前股价明显被低估。
《红周刊》:佐力药业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98亿元,同比增长49.46%;实现净利润8656.07亿元,同比增长181.90%。公司同时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盈利12856万-13656万元,同比增长106.13%-118.95%,如何看这份高增长的业绩预告呢?
邱诤:2021年佐力药业(300181,股吧)的核心产品乌灵系列、百令片保持销售旺势,主营业务收入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同时中药饮片业务努力拓展市场初见成效,但令人比较失望的是,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仅有1697.19万元,仅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43%,而公司的销售费用高达3.4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近50%。若一家药企将收入的近半数用于销售费用,而研发费用不足销售费用的2.5%,我们无法看清楚公司的未来在哪里。
《红周刊》: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之中研发费用较高和较低的公司都有哪些呢?
邱诤:先说研发费用比较高的公司,如恒瑞医药(600276,股吧)2020年的研发费用高达近50亿元,复星医药(600196,股吧)的研发费用近30亿元,此外如君实生物在2020年营业收入仅为15.95亿元的情况下,研发费用高达17.78亿元,而2021年一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已大增至16.15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增838%以上。除上述公司外,如科伦药业(002422,股吧)、上海医药(601607,股吧)、丽珠集团(000513,股吧)等研发费用也相对较高,而如*ST恒康、贵州三力、大理药业(603963,股吧)、陇神戎发(300534,股吧)、新天药业(002873,股吧)、康惠制药(603139,股吧)等公司研发费用低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本文已刊发于7月31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