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特约评论员 黄珍 贾明(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今年来,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今年6~7月份,无论是北美热浪、欧洲洪水,还是我国河南特大暴雨,无不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6月底,北美局部遭热浪袭击,多地最高气温飙升至40摄氏度以上,部分地区气温高达50摄氏度以上,此次极端高温天气导致上百人死亡,也加剧了当地的山火灾害。进入7月份,西欧遭遇毁灭性洪水冲击,近200人遇难,超千人失联,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西欧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在我国,截至7月29日12时,河南此轮强降雨造成因灾遇难99人。此外,暴雨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部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等都产生了严重影响。
在笔者看来,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
影响公司多个维度
气候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今年7月21日以来,牧原股份(002714,股吧)、新乡化纤(000949,股吧)、郑州煤电(600121,股吧)等10余家上市公司陆续针对河南特大暴雨灾害发布了临时公告,及时披露了此次暴雨对公司生产经营以及业绩等的可能影响。这也印证了,气候物理风险已成为企业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关键的气候风险因素对资本市场和公司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气候物理风险是指各种与气候相关的自然灾害等极端气候事件(如台风、雨涝、干旱、高温、低温冰冻等)和长期气候变化(如气温变化、降雨量变化、海平面上升等)。气候物理风险对公司经营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负向连锁效应。
气候物理风险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体现在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维度上。在采购方面,极端气候事件会直接影响公司的采购需求、采购运输成本及采购可行性等;在生产方面,气候物理风险的影响最为直接,会直接导致设备和厂房等受损或运行受阻,进而导致公司无法开展正常生产活动而出现停产,直接影响公司产量和业绩;销售方面,极端气候事件会导致公司的销售需求减少、物流运输受阻,从而直接增加公司业绩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人员管理方面,气候物理风险如水灾可能直接导致公司员工出行受阻或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等,进而可能影响到公司的经营。
将气候物理风险纳入决策
笔者建议,上市公司应将气候物理风险纳入战略决策议题,在仓库及新建厂房选址等重大公司决策中充分考虑潜在的气候物理风险因素,重视并加强对气候物理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及时进行气候风险信息披露,最大程度降低气候物理风险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及其潜在的负面连锁反应。
首先,在仓库及新建厂房选址等重大公司决策中充分考虑潜在的气候物理风险因素。不同地区面临截然相反的气候物理风险,例如我国的华北、华南、江淮和西南地区是旱灾多发地区,而我国沿海和南方部分省份则极易遭受台风袭击。因此,上市公司应将当地的气候物理风险纳入其仓库及新建厂房选址等重大公司决策中,结合公司的业务性质和经营周期等特点,合理规避或最大程度降低气候物理风险的潜在影响。
其次,重视并加强对公司及其下属公司所在地区气候物理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对于极端气候事件,重视并加强当地气候物理风险的监测和预警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公司应该重视气象部门的气候灾害监测预警,重视公司及其下属公司所在地区的极端气候风险,合理安排公司经营活动。
最后,强化气候信息披露。气候信息披露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气候变化对其影响、自身采取的应对措施等信息披露出来。在现有TCFD(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框架下,强化气候信息披露,有助于企业自身更好地识别、评估和管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与机遇,有助于金融机构等合理评估企业的气候风险及信用风险,有助于投资者准确评估企业的气候风险和企业价值。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