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地产网 距离首轮集中供地已过去三个多月,无锡再度率先开启了第二次集中供地的大幕。
8月2日,无锡第二次集中供地共计出让23宗地块,包含经开区1宗、滨湖区3宗、锡山区4宗、梁溪区4宗、新吴区4宗、惠山区7宗,总出让面积约123万平方米,总起价253.4亿元。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此次供地共吸引80多家房企参拍,其中大华、弘阳、中信泰富、金融街(000402,股吧)、保利、首开、越秀、美的、绿城、路劲、中海等房企均对5宗或5宗以上地块进行了报名。
上午九点半,抢地大战正式开始。
然而,不同于首次集中供地历时两天的激烈争夺,此次下午一点多便宣告结束,总成交价达262.25亿元。
最终,除了惠山区XDG-2021-20地块因地块无人报价流拍,其余13宗地成功出让,另有9宗地触及上限进入摇号。
低溢价与摇号
不同于首次集中供地时的火热,整体来看此次房企们似乎表现得更为冷静。
据观点指数研究院统计,无锡首次集中供地平均溢价率为12.4%,其中宅地最高溢价率20%、最低6%。成交的16宗地中,除新吴区XDG-2021-15号地块,其余宅地均进入竞租赁住房建筑面积或现场摇号阶段。
其中,有5宗宅地竞租赁面积过万平米,而经开区XDG-2021-10号地块竞配自持租赁住房高达5.64万平方米,约占地块总规划建筑面积三分之一。
相比之下,无锡第二次集中供地整体呈现低溢价状态,除进入摇号环节的9宗地块,剩余13宗地块中,金融街竞得的锡山区XDG-2021-50号地块溢价率最高为13.21%,溢价率最低为0%。
对于房企回归理性,有分析人士将其归功于无锡集中供地策略的转变。
据了解,此次集中供地针对土地出让方式进行了调整,将原本的“重点地块达限价后摇号+其余地块达限价后竞自持、竞租赁住房”的模式,全部调整为“达到上限后全部摇号”出让。
同时,相较于前一次,第二次集中供地在供应量方面有了大幅提升,出让面积较第一次新增32.05万平方米;供应总量占今年三次集中供地总量的41%。其中,作为核心区域梁溪区更是一改以往缓慢的推地节奏,拿出了4幅土地。
另有市场人士表示,无锡土拍降温或与近期新政策息息相关。由于监管机构对于房企销售拿地销售比的关注,让一部分房企不得不作壁上观。例如,深耕无锡的招商蛇口(001979,股吧)、华润置地等房企,今年上半年拿地销售比已超过40%。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7月26日有媒体报道,被纳入“三道红线”试点的几十家重点房企,已被监管部门要求买地金额不得超年度销售额40%。
消息称,监管部门要求买地金额不得超年度销售额40%的比例限制,不仅包括房企在公开市场拿地,还包括通过收并购方式获地的支出。
仁恒加码与大华首入
近年来,作为基本面良好、地价成本相对较低的城市,无锡吸引了越多越多外来房企进驻。
今年4月14日,仁恒与无锡城建发展集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各自优势业务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这是仁恒置地首次与无锡市属国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随后在首轮集中供地中,仁恒首入无锡,以32.21亿元+5.64万平米保障房面积的价格竞得经开区XDG-2021-10号地块。
而此次集中供地中,仁恒再以10.64亿元底价竞得经开区XDG-2021-11号地块,楼面价12939元/平方米。短短三个月间连续两次拿地,无疑证明仁恒想要深耕经开区的决心。
根据出让公告显示,XDG-2021-11号出让要求颇为严格,商业部分建筑面积占比不低于46%、不高于47%,同时商业部分须100%自持。
此外,商业地块上配建不小于1万平方米的展示馆,投资金额不低于1亿元,展示馆只用于展示,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还要与首期住宅同步开工,同步竣工。
紧随着仁恒的脚步,上海房企大华集团也实现了进驻无锡的愿望,先后分别以17.43亿、19.06亿连夺惠山区XDG-2021-46号地块、新吴区XDG-2021-40号地块。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作为上海老牌房企,近年来大华展露对于规模的想法,并提出未来2-3年以“提高去化,做大规模”为经营导向,通过加快周转带动销售规模和利润总额双增长。
此前大华曾多次出现在无锡土拍市场上,但均未有收获。此次一共报名了9宗地块,展现出了拿地决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大华已陆续在上海、杭州、广州、济南、大连等城市展开了一轮土储扩张,拿地资金逾140亿元。若算上此次无锡土拍,今年拿地金额已逾175亿元。
(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