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IC。
官方亮剑教培行业后,游戏业是否应该被严监管?
近期,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意见)明确提到,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
其实,对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2019年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已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这一通知划定了“红线”:每日22时至次日8时,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并且未成年人每日在线时长累计不能超过1.5小时,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可增至3小时。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享受网络游戏企业提供的任何游戏付费服务。
今年6月1日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且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并采取技术措施,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
但是,从具体落实情况来看,防未成年人沉迷的效果并不好。有的未成年人依旧可以一天8个小时玩游戏,并不受防沉迷限制。究其原因,一些游戏平台为逐利,并不对未成年人进行身份验证和识别,未成年人可以购买二手账号或者使用父母的游戏账号躲开限制。
未成年人过度沉迷游戏,难免影响其健康成长。此前有报道称,不少农村孩子因监护缺失,沉迷游戏,“手机正在废掉农村孩子”也成为敲响的警钟。
显然,严格执行“双减”意见后,如何加强手机管理、监控游戏将是家长和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禁止校外学科补课,却不禁止对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影响更大的游戏,是说不过去的。不管游戏开发商和经营商怎么解释玩游戏对未成年人有放松身心、益智的好处,游戏都不可能具有学科培训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学科培训已然开始刹车,对游戏业的严监管也就不远了。
参照“双减”意见的严监管,不妨在防沉迷规定基础上,为游戏行业戴上紧箍。一方面,明确禁止向未成年学生提供游戏服务,或者至少禁止面向15岁(义务教育年龄段)以下学生提供游戏服务,一旦发现,将对游戏服务提供者进行顶格处罚。
另一方面,实行游戏分级制度,建立游戏分级标准,明确哪些游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由监管部门组成专家委员会按游戏服务内容给游戏分级,监督游戏经营方严格执行。当前,有关监管规定也要求游戏服务提供方按游戏内容分类,做出适龄提示,但这是把分类权交给游戏服务提供方,而不是由监管部门强制执行。
游戏是“文化产品”,且对未成年学生有巨大影响,未来可从公益角度出发,按监管学科类培训的方式,要求所有开展游戏业务提供游戏服务的机构必须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不能资本化运作,不能上市融资,即可以开展游戏业务,但不能再营利。这就遏制了资本进入游戏业逐利,为获得高额利润研究玩家心理,采取各种方式刺激游戏玩家,扩大游戏市场,与家长“抢孩子”。
不少家长对于孩子沉迷网络,痛心而无奈。与游戏产业几千亿产值对应的是,上千万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治疗未成年学生网络成瘾是不少家庭难以承受之重。这一产业必须要从严规范治理了。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付春愔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