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回归主业,中国华融(2799.HK)于8月3日发布公告称,拟将持有的华融消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融消金”)股权全部转让。
作为资管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华融消金成立5年以来其不论是用户体量还是场景优势等方面均处于行业垫底,发展一直落后于同批持牌消金机构。此外,内部高管团队频繁变动也给公司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有消息称,目前包括宁波银行、徽商银行在内的多家机构均有意竞购该股权。对此,宁波银行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徽商银行表示,“不知情,暂未有相关信息。”
针对股东变更带来的影响以及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等问题,记者向华融消金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70%控股权拟出售
8月3日,中国华融公告称,根据监管机构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逐步退出非主业的要求,拟将持有的华融消金70%股权对外公开转让。
公告显示,本次股权转让将在依法设立的省级以上(含省级)产权交易机构进行,中国华融所持华融消金共计6.3亿股,股权占比为70%。首次挂牌价格应不低于经财政部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评估基准日确定为2021年6月30日。
为便于本次股权转让方案顺利推进,中国华融拟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并由董事会授权董事长及董事长授权经营层或其他人士,决定本次股权转让的具体事宜(包括但不限于股权转让比例、转让价格、转让时机、股权受让方资格、股权转让协议等)以及本次股权重组的具体事宜,并可根据市场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签署相关法律文件,并办理本次股权转让、本次股权重组所必需的手续。
“华融转让消金股权,一方面推动华融有序回归主业;另一方面,有助于盘活资产,增强现金流与资本实力,夯实发展基础。”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对记者表示,国内处于消费升级阶段,宏观经济长期向好,新生代消费理念变化,消费者对短期、小额资金借贷需求保持旺盛,国内消费领域金融渗透率仍相对低,同时,消金公司具有天然普惠特征,未来发展空间被看好。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0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5246.49亿元,同比增5.18%;贷款余额4927.8亿元,同比增长4.34%;累计服务客户16339.47万人(为各家机构数据加总,并未剔除重复情形),同比增长28.37%。
周茂华认为,从宏观层面看,消金公司规范健康发展有助于释放国内需求潜力,但消金无序发展可能导致消费者过度负债,消费潜力透支,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因此,国内监管部门对消金公司牌照发放都持牌谨慎态度。从行业发展前景与稀缺性角度看,消费公司的牌照市场价值毋庸置疑。
谁有意竞购?
股权出售,竞购者也备受市场关注。目前有消息称,多家机构有意竞逐华融消金出售的这部分股权,宁波银行和徽商银行为潜在竞购者。
实际上,宁波银行旗下已拥有永赢金融租赁、永赢基金和宁银理财三家非银子公司,公司也一直在积极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加码零售战略已经成为银行业发展共识,不论是国有大行还是中银行都不例外。实际上,早在2018年6月宁波银行曾作为主发起人宣布计划筹建宁波永赢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但最终未能落地。”有华东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尽管近些年宁波银行发展势头很好,但作为城商行受制于地域限制,业务发展也被限制,而消金牌照则可以帮助宁波银行摆脱地域束缚。
今年6月中旬,宁波银行还发布了《关于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股权投资的议案》,指出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和发展要求,公司拟投资不超过50亿元,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入股一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信托、消金公司等,入股比例不低于51%,投资金额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0年末,宁波银行管理的理财、基金、资管计划以及私募股权基金合计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合计高达28.54%,远超城商行同业。
对于上述竞购华融消金股权的消息,宁波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除宁波银行外,有消息称,华融消金注册地位于安徽合肥,地方省政府更倾向于由注册地所在的金融机构接手,而徽商银行有意竞购。
对此,徽商银行方面仅对记者表示,“不知情,暂未有相关信息”。
周华茂认为,银行看中消金牌照的原因有三方面,首先是看好消金市场发展前景,其次消金公司牌照的稀缺性;此外则是部分银行希望凭借自身优势,也希望向“长尾”客户群体拓展业务,提升市场竞争力。“一般来说,银行资金实力雄厚,资金成本相对低,其涉足消金业务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另一方面,银行希望分享消费金融业务蛋糕,同时,尽可能多的获客”。
业绩常年处于行业垫底
华融消金成立于2016年1月,注册地为安徽合肥,初始注册资本6亿元,中国华融作为主要发起方。
2020年4月,华融消金完成由中国华融主导的首轮增资,注册资本由6亿元增加至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彼时增资还出现除中国华融外,另外三家参股股东放弃优先认购权的情况。
对此,合肥百货在其公告中表示,华融消金目前的资本结构依然不够稳健,信用风险尚未得到完全排除,且经营效益处于下行阶段,在监管政策趋严的外部环境下,未来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经综合考虑,公司放弃此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
最后,中国华融全额认购。增资后,中国华融持股由55%增至70%,合肥百货大楼集团持股从23%减少至15.33%,深圳华强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从12%减少至8%,安徽新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从10%减少至6.67%。
尽管消费金融牌照含金量很高,但作为资管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华融消金在场景资源和资金来源上均不占优势,近些年的发展一直处于行业垫底。“华融这块消费金融牌照的估值目前还不好说,不过肯定需要综合考量,公司在整个行业中的排名以及业务体量等多方面的因素。”上述华东银行人士对记者说。
近5年,华融消金的业绩整体呈“过山车”波动。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华融消金收入总额分别为9010万元、7.66亿元、12.01亿元和10.29亿元,对应税前利润分别为-0.37亿元、1.28亿元、0.168亿元和-2.63亿元。
2020年业绩暂未披露,不过据合肥百货财报披露,2020年因投资华融消金产生约54.64万元收益,据其持有股份推算,华融消金2020年实现净利润约为356.43万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认为,华融消金缺乏互联网端口,其合作方多是零售企业,消费金融嵌入既不能通过信用卡,也不是通过在线模式,所以线上线下都缺乏优势。在完成本次股东变更后,若能有互联网企业谋求成为华融消金的控股股东,将有利于实现进一步整合资源。
除业绩低迷外,华融消金自成立以来高管团队的变动也颇为频繁。
受中国华融事件影响,2018年下半年华融消金董事长贾传宝、总经理邹新亮双双被免职;2018年11月5日,安徽银保监局核准了徐锴的华融消金公司董事、总经理任职资格;2019年8月,华融消金发生法人变更,由贾传宝变更为柳旭斌。与此同时,5位高管退出,6位高管新增。2021年4月,华融消金迎来新任董事长,公司负责人兼董事长由柳旭斌变更为曾任中国华融江苏省分公司副总经理的刘辉。与此同时,多位高管也经历调换。
周茂华认为,公司高管频繁变动对其短期经营可能产生一些影响。短期内可能导致内部管理缺位,发展目标模糊,工作执行力下降,部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难以形成一个具有向心力的团队,以及一定程度引发市场对公司发展前景的担忧等,对公司业绩、融资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因为违规展业,华融消金还收到数张罚单。
2019年1月,华融消金因违反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相关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处以5万元罚款;2019年11月,华融消金因消费贷款用途不合规,违反审慎经营原则、形成重大风险等两项主要违法违规事实,被安徽银保监局罚款60万元。
展业违规也导致华融消金遭到诸多用户投诉。在第三方投诉网站上,多条投诉帖表示,由于华融消金存在系统问题无法还款,间接导致用户贷款逾期的问题。
谁将接盘华融消金70%的股权,公司能否扭转发展低迷态势?记者将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