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消杀在新冠疫情防控有新突破,福建研发出我国首台光催化消杀冷链病毒装备,武汉成功研发HGC-UVC杀菌模组。
我国首台光催化消杀冷链病毒装备面世
据科技日报报道,8月6日,福建省冷链物流新冠病毒消杀应急科研项目“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通过国家级专家论证,顺利进行技术验收。这是我国首台光催化消杀冷链病毒装备,也是国内在紫外和光催化技术应用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将为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消杀提供一种便捷、快速、无害的技术手段,对目前新冠疫情的严防严控具有重大实际意义。
光催化消杀速度快,照射5秒,即可完成消杀,适用于大宗产品的快速消杀;环境友好,属于物理消杀产品,消杀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安全不产生影响;性价比高,单位体积的冷链产品消杀费用低于次氯酸消毒,设备一次投入可重复使用。
经过多轮P3实验室新冠病毒消杀效果实验证明,相比常见的冷链病毒消杀技术,紫外线联合光催化复合对光滑不渗透材质表面新冠病毒具有较好杀灭效果,且病毒滴度下降更显著,完全达到并符合《国家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
据了解,2021年福建省已有5个冷链物流新冠病毒消杀科研攻关项目获省市经费扶持,其中“基于大功率深紫外LED光源的冷链货物全表面全自动精准消毒技术及集成系统研发”等4项引导性科技项目列入2021年科技计划项目。
紫外消杀成为疫情防控重要手段
光催化被誉为“当今世界最理想的净化技术”,该技术是以纳米光催化剂,通过紫外光激活,产生游离电子及电子空穴,生成极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破坏细菌与病毒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摧毁它们的RNA和DNA,将其杀死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通过光照杀灭新冠病毒正成为科技攻关方向之一。就在上周,武汉成功研发HGC-UVC杀菌模组,对新冠病毒灭活率高达99.99%。该装置也是属于紫外光消杀装备,核心器件为UVC LED 灯珠,发出光线有效波段集中稳定在260-280纳米(波长10-400nm即为紫外光)。报告显示HGC-UVC杀菌模组的3个灯珠作用10分钟,对新冠病毒灭活对数值均大于4.00,这意味着该模组可有效杀灭空气中的新冠病毒。
去年末,紫外线照明生产企业还联合宣告成立“紫外消毒防疫健康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联盟”,为后疫情时代紫外消毒防疫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整体规划和推动。
紫外光应用在消杀新冠病毒领域,已获得了国内外权威机构的确认。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也明确提出“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
紫外LED杀菌应用潜力较大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冷链食品及物流运输已成为国外疫情输入的重要渠道,做好机场、码头等地消杀工作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意义重大。
公共卫生场所的消毒包括实时对空气、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杀场所除了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移动交通工具外,还包括图书馆、办公室、商场、医院等人流密集场所,这些场所进出人员不固定、人口密度高,对消毒的需求度相对高。
今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布的《紫外LED杀菌消毒技术报告》指出,新冠病毒可在冷冻条件下长期存活并“由物传人”,这种冷冻环境下对食品的灭菌提出了对紫外线消毒的新需求,是UVC LED应用的新的机遇。
天风证券研报也指出,紫外LED杀菌消毒下游应用广阔,UVC 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食品及物体表面杀菌、洁净水、医疗及个人护理等领域,未来在家电、公共场所卫生保护等市场潜力较大。
多家上市公司已布局紫外消杀产品
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报告,紫外线杀菌器行业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在水处理、食品、医疗等领域对紫外线杀菌器的需求仍将快速增长,紫外线杀菌器行业发展前景看好。未来几年,我国紫外线杀菌器行业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6%,预计到2021年,我国紫外线杀菌器行业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73亿元,市场前景较为乐观。
光莆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联合研发的“冷链物流消杀”项目设备经厦门市疾控中心P3实验室检测,对新冠病毒的消杀率达99.99%。公司已开发了系列紫外消杀产品均通过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检测,大部分产品杀菌率达到99%以上。
木林森于2020年开始布局UVC和空气净化产业,公司与至善半导体合作,正式入局UVC杀菌消毒行业,并于6月设立深紫外公司、8月入股UV LED芯片制造商至芯半导体,以此进一步深化在UVC LED领域的布局。
浩洋股份今年6月发布公告,公司的紫外线杀菌灯和空气消毒机(紫外线、高效过滤)于近日获得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公司的紫外线消毒灯已经取得欧盟CE认证与美国ETL认证,已在海外市场进行销售。
此外,久量股份、国星光电、鸿利智汇等在紫外LED消杀均有产品布局。
(文章来源:数据宝)
文章来源:数据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