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小镇的“硬”建设需要再快些

财经
2021
08/10
06:33
亚设网
分享

山区小镇的“硬”建设需要再快些

【缘木求鱼】

要想让类似的山区小镇发展得再快些,给小镇居民更多的希望,对小镇的基础设施投入,恐怕不能断,还要继续往前推。

木木

位于赤峰克什克腾旗东北部的黄岗梁,是大兴安岭的最高峰。站在梁顶的最高处极目远眺,壮美景色绝对能触动观者的心弦。

从黄岗梁往东南方向一路下山,虽有很陡的路段,但山路总体很好走,路面平整,视野不错。走出20多公里,就是著名的热水塘(行政区划属于宇宙地镇)——是同样著名的“热阿线(热水塘到阿斯哈图石林)”的起点。热水塘以温泉闻名。

沾了大好温泉的光,热水塘长约2公里左右的主街道两侧,排满了温泉酒店、饭馆以及其他商业设施。清晨、傍晚,当地居民也会在街道旁的小块空场上跳“广场舞”。从一个游客的角度观察,热水塘,就是一个标准的商业发达、经济欣欣向荣的现代小镇;从一个故地重游的游客视角看,相较于六年前,热水塘的街道更宽、更平整、更干净,温泉酒店更多。

从黄岗梁往东北方向同样走20多公里山路,就是不太著名(其实是默默无闻)的同兴镇。说实话,这20多公里的路,才是如假包换的山路,难走得很,几乎一直在山沟里“拐”——沟口某处立了块牌子,好像上书“十三拐”云云。虽然刚修过不久的水泥路还算平整,但路面狭窄,将将能够错车,路两旁植被茂密,许多地方,灌木、树木在三四米的高度几乎长合到一起,仿佛一条“绿隧道”,行车视野极差,需要一路按着喇叭走,好在此路极清净,开半天也碰不到一辆车。

虽然行路难,但一路山景极佳。山路略宽之处,也可以停车,下车入林,幽谷空空,凉风飒飒,还有山溪相伴,水声潺潺,偶有鸟鸣相和。据当地的朋友说,几年前,曾经有公司进山开发,搞了一个漂流项目,许多钱砸下去,项目却陷入不尴不尬之境:收费吧,没人来,不收费,等于做公益,公司赔不起,只能半途而废。其实,把这个项目束缚死的,就是这条山路,稍大一点儿的车开不进来,游客一路痛痛快快地漂下来,想回去就比较难。

相较于现代小镇热水塘,同兴镇的街容街貌仿佛落后了四十年,穿镇而过的主街道,大约也就500米长,街道两侧的门面房,高高低低、宽宽窄窄、新新旧旧,加之街道两旁正“大兴土木”,哪儿哪儿都是土,整个镇子就显得“土味”十足。家在镇上的朋友说,镇上正在搞“自来水工程”,路两旁挖的沟,就是用来埋自来水主管道的。

“自来水”刚刚做,“下水”当然还没影儿。没有上下水的生活,外来的游客适应起来肯定有难度。大约,这就是20多公里山路车不多的主要原因;大约,这也是制约同兴镇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当地的朋友倒是知足常乐,说“习惯了就好”——吃水,家里有自备井,如厕,镇口有公共旱厕。“习惯”了的生活,当然很难留住“不习惯”的人,这一点,镇子里单薄的人气儿就很能说明问题——整个镇子上白天都看不到几个人,晚上就更人迹寥寥,镇子与四周的大山几乎融为一体。单从这一点看,仅仅隔着一道黄岗梁的两个镇,未来发展的差距恐怕会越来越大。

虽然生活有不便之处,但同兴镇也有自身的优势,除了景色优美、空气绝佳外,也非常适合观星,平心而论,这里的观星条件恐怕并不比河北兴隆差,老徐从未见过如此明亮的星斗,从未感受过如此震撼的银河,从未见过夜空如此灿烂。或许,在这里建一个观星台,要比搞一个漂流项目更可行、更有前景,但是,别管搞什么项目、如何发展,前提是加快“硬”建设速度,基础设施要完善,起码要有上下水。

单就同兴镇的现实和未来发展而言,要想让类似的山区小镇发展得再快些,给小镇居民更多的希望,对小镇的基础设施投入,恐怕不能断,还要继续往前推,甚至还要推得再快些——否则,小镇里的人恐怕就要跑没了。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