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大招,楼市真的还缺调控政策吗?
5日,北京、杭州限购“双响炮”。北京规定,自8月5日起,夫妻离异的,原家庭在离异前拥有住房套数不符合本市商品住房限购政策规定的,自离异之日起3年内,任何一方均不得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杭州则规定,落户杭州未满5年的户籍家庭,连续缴纳社保满2年,方可买1套房。非杭州户籍家庭,在购房之日前4年起连续缴纳城镇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4年,可买1套房。也就是说,在限购方面,北京打了补丁、堵了漏洞,杭州上了法条、提了门槛。此前能够购房的居民,在新政下,也就失去了购房的资格。而在政策上加码的,决非北京、杭州两地,很多地方都于近日出台了新的调控政策。如西安、绍兴、无锡、上海、武汉等。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全国房地产调控高达352次(去年同期为336次),平均每月调控50次。如此高的调控频率,真的让人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然而,楼市的表现似乎并不像政策所展示的臂力那样。据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7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显示,7月全国重点监测65城新房在线均价为17419元/㎡,环比上涨0.07%,其中,37城环比上涨;二手房在线挂牌均价为17025元/㎡,环比上涨0.50%,其中,45城环比上涨。虽然上涨速度有所放缓,但上涨的格局并没有改变。相反,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房价上涨现象。也正因为如此,住建部于7月底紧急约谈了银川、徐州、金华、泉州和惠州等5个城市,并将这5个城市纳入了房地产市场监测重点城市名单。约谈也好,出台调控政策也罢,都是出了问题才采取这样的措施。如果没有出问题,也就不需要政策频出,约谈不断了。那么,为什么在政策如此高频,约谈等问责手段也一直没有放松的情况下,房价却依然我行我素,有的城市还逆风上涨呢?难道政策都成了摆设吗?显然,到了需要对调控进行反思的时候了。因为,从目前楼市的实际情况来看,似乎对政策的敏感度已经越来越弱。开发商、投资客,包括炒房者,对调控政策已经有了非常强的适应能力,购房者则对政策的效率与作用失去了信心,过去那种购房者与开发商进行利益博弈的格局,也已经在政策的过度频繁中被打破。购房者没有耐心了,他们重新升起了购房的内在冲动。因为,等待的结果,就是利益的受损。只要房价还在涨,除非永远不购房,否则,没有购房的居民就会受到利益伤害。而开发商,去年还萌生降价售房回笼资金的想法的,今年以来,已经没有了这种想法。即便遇到资金困难的开发商,也没有降价的考虑,说明调控政策已经失去应有的效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广大居民减少购房呢?如何才能不让他们为房价上涨而纠结和担忧呢?当然是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保障性租赁房的加快建设了。只要住房租赁市场不发展,只要保障性租赁房不能达到一定水平,广大居民就会一直被房价牵着鼻子走,就会时刻在为房价上涨而担忧,就要纠结于要不要买房。而所谓的限购政策等,对普通居民来说,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至少,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也许有人会说,如果不限购,让炒房者、投资客大量购房,房价就会继续快速上涨。这话确实有道理,但是,对普通居民来说,按照目前的房价,多数居民是无力承受的。就算继续涨下去,还是无力承受,限购对他们又有多大意义呢。自然,与他们的关系也就不是太大了。真正与他们有关系的,就是保障性租赁房建设如何建、建多少,什么条件的居民能够享受保障性租赁房资源。如果保障性租赁房数量足够、租金合理、配套完善、服务良好,那房价对广大居民来说,也就不会那么敏感了。那些原本也想买房的居民,转向租房后,商品房的供求关系就会发生变化,供需矛盾也会发生改变,原本存在的供不应求现象,会变成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那么,房价上涨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搞不好,会转变成下降。如此一来,广大居民担忧的房价上涨不仅不会出现,而且随着租房者越来越多,房地产市场的格局也会发生很大变化,房价会从人们的视野中退出,调控也就不会那么被看重。也正因为如此,地方政府不要再把出台新的政策当作调控的砝码,这是欲盖弥彰,而非真正想把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解决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不缺政策,而缺保障性租赁房。如果地方政府真的关心广大居民的居住问题,特别是新市民、年轻人的住房问题,那就把工作重心放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方面。提供更多优质、区位好、配套全、租金低的保障性租赁房。那么,也就算真正把房地产市场管理好了,把广大居民的住房问题解决好了。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