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六十万人民币年薪的薪资待遇,做一份“996”的工作,你愿意吗?
至少华尔街的应届毕业生们的回答可能是“NO”。
截止目前,华尔街十几家主流投行已经陆续提高了初级分析师们的入职待遇,给应届毕业生们的薪酬门槛已经提到了10万美元/年(约合64.8万人民币/年)以上,高盛、美国银行给出的待遇甚至高达11万美元/年(约合71万人民币/年)。尽管如此,华尔街对年轻人们的吸引力仍在下降。
“高级打工人”背后的汗与泪
一直以来,“高薪”“体面”都是外界对于华尔街精英们的印象标签。但对于真正身处其中的员工们来说,“高压”“996”可能是更深刻的感受。
通常一个应届毕业生进入华尔街银行后,会担任最底层的分析师职位。而这份职位中,每周工作80-100小时属于“标配”,每天工作到凌晨属于“常态”。
在这期间,分析师们的工作内容远比这个职位名头要枯燥得多:这些刚毕业不久的分析师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Excel、PPT打交道,整理更新大量数据,建立金融模型,制作展示文档等等。
华尔街银行的等级森严,要向上晋升的途径是固定而艰辛的:按照摩根大通资产财富管理业务CEO玛丽埃尔多斯(Mary Erdoes)的说法,跻身精英阶层的“黄金入场券”就是工作1万个小时,换言之,坚持“996”的工作模式3年以上。
而实际上,埃尔多斯所指的“精英阶层”也不过就是更高一阶的助理(Associate)职位,即使做到了助理,也仍然逃不开大量枯燥的数据分析和PPT展示,每周的工作时间也不会比分析师们少多少。
华尔街各大银行已经提高了底层员工薪资待遇(单位:千美元)
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和超长工作时间,使得不少年轻人难以坚持6个月以上。尤其是近两年来,由于美股创纪录的IPO数量和交易热潮,使得这些底层分析师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根据薪酬咨询公司Johnson Associates Inc。的报告显示,由于业务量加大,与2020年相比,大多数华尔街银行员工今年的奖金有望出现两位数的增长。
但这些奖金几乎是“金融民工”们用命换来的——今年初的一项调查显示,在IPO项目激增的最繁忙时间里,这些华尔街银行员工们每周至少要工作105个小时以上——换句话说,每天工作15个小时,全周无休。
今年3月,一批高盛分析师集体向高层提交了抗议书,抗议他们每天工作到凌晨三点、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的现状。其中一位新员工写道:“我的身体一直疼痛,我的精神处于黑暗状态,而且我的焦虑水平已经爆表,导致我几乎夜夜失眠。”
这一份抗议书一度引起网上热议,但高盛除了表态愿意招聘更多员工分担工作量以外,底层员工们超时工作的状态并没有太大好转——毕竟在华尔街,超时工作已经是常态。
比华尔街更好的选择
对于华尔街来说,留不住人才更关键的原因在于,这些高学历的年轻人们已经意识到,除了来华尔街当“金融民工”,现在还有更好的选择——去初创公司或者数字金融公司。
根据CBInsights的数据,到目前为止,今年全球已经为初创企业筹集了近30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2020年全年的总额。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诞生了249家新的10亿美元规模以上的独角兽。
而那些接受过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精英毕业生们可以在这些初创公司求得一席之地——尽管在初创公司同样需要高强度工作,但工作时间往往更加弹性,与此同时还可以获得公司股权,甚至可能走上实现财富自由的捷径。
与此同时,数字金融公司对于年轻人才的吸引力也高于传统华尔街银行,尤其是他们往往能够给出更有弹性的工作环境。比如大型数字支付公司Stripe,就一直对员工们居家办公持开放态度,同时公司还允许员工们搬离地价昂贵的旧金山,搬家到地价便宜的城市工作,公司甚至愿意为此支付2万美元搬家费——不过同时公司会下调员工基本薪水10%。这一方案对公司来说可以节约成本,对员工来说可以提高生活品质,可谓两全其美。
但华尔街传统银行们显然还不能接受这样“革新”的工作方式。在华尔街银行发布上半年财报的财报会上,不少银行CEO仍然坚持认为,员工居家工作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尽管这些银行上半年财报收入都表现相当强劲。
所以,高盛在6月已经恢复全员在公司办公,摩根大通在7月恢复全员在公司办公,而摩根士丹利则希望在9月能实现这一点。
然而华尔街银行们必须意识到,要吸引年轻人可能不只需要高薪了——毕竟他们现在在“抢人”大战中的对手,除了华尔街的同行,还有科技行业、数字金融行业的后起之秀。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