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廖丹
8月11日,央行公布7月金融统计数据、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及存量报告。
从货币供应量上看,7月,M1、M2增速环比双双回落,M2、M1同比分别增长8.3%、4.9%,分别较上月末低0.3个、0.6个百分点。
此外,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05亿元。从增速上看,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86.58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社融规模方面,7月社融增量为1.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362亿元,低于上月和去年同期的数据。记者发现,7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依旧是社融增长的主力,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承兑汇票有所减少。
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对《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表示:“7月社融、信贷等指标不及预期,显示7月经济活动活跃度有所放缓,主要受多个因素共振影响,但国内散发病例风险可控,疫苗持续推广,托底政策精准适度,以及海外经济仍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国内经济有望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7月M1、M2增速回落
7月M2、M1增速同比、环比均有所回落。其中,M2同比增长8.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2.4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4.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47万亿元,同比增长6.1%。当月净投放现金371亿元。
分析M1增速下降的原因,周茂华表示:“主要是企业经营活动有所降温,同时,房地产市场活动降温也是其中影响因素。”
此前,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指出,单位活期存款是M1的主体,占比达到九成,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未来随着疫情缓解,经济企稳回升,投资项目逐步推进和开展,单位资金支出将有所加快,单位活期存款也将有所减少。另外,由于规范存款产品带来的结构性产品向活期存款转化也会减少,预计未来M1的增长将会比较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1.13万亿元,同比多减1.2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3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1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600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9576亿元。
对于M2增速的回落,周茂华认为:“7月是国内缴税大月,个人和企业缴税后,相应存款下降;经济活动放缓,企业和个人的投融资活跃度有所下降,以及银行表外业务活动继续收缩等,影响货币派生能力,一定程度抵消了降准影响。但整体M2同比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M2同比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年中往往存在银行冲点行为,所以6月份M2增速会比5月份以及后面的7月份都高,所以今年7月M2同比增速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符合规律,也在市场的预期范围之内。
社融增量同比减少636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362亿元。记者发现,去年同期社融增量约为1.69万亿元,今年6月这一数据约为3.67万亿元。
对于社融增量环比同比均减少的原因,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因为7月份信贷投放相对较少的,这个是季节性的走弱,一般上半年投放会多一点。因为六月份增加的比较多,所以环比下降。这是季节性因素,属于正常现象。”
周茂华表示,7月社融、信贷等指标不及预期,显示7月经济活动活跃度有所放缓,主要受多个因素共振影响,但国内散发病例风险可控,疫苗持续推广,托底政策精准适度,以及海外经济仍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国内经济有望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央行在《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稳字当头,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处理好经济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对于接下来的货币政策走势,周茂华称:“预计接下来国内采取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下半年国内有望适度加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积极配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货币政策在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情况下,更多采取结构性工具支持中小企业、制造业等重点新兴领域,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董希淼认为,下半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金融管理部门将全面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货币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总量上,坚持稳健的基调,流动性将保持在合理充裕水平,保障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结构上,突出精准的服务,更多运用结构性工具,加大对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的支持。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