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进入快车道。
尤其是新冠疫情来袭,让互联网保险更是一枝独秀。
很多人都认为,互联网保险迎来“第二春”。
殊不知,在此类业务快速壮大的同时,乱象也丛生。
8月11日,『A智慧保』获悉,银保监会已经启动关于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将要做到三个“全覆盖”,即“合作机构全覆盖”、“重点问题全覆盖”、“业务流程全覆盖”。
时间紧,任务重。
· 8月15日前机构成立领导小组并确定联系人。
· 9月20日前完成排查工作。
· 9月25日前原则上完成整改问责。
· 9月30日完成重点检查。
· 10月20日前完成整体工作情况报告。
8月5日,银保监会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不同于以往单兵作战,此次由银保监会旗下的非银检查局牵头,有消保局、财险部、人身险部、中介部等参加,统一组织,统筹实施。
对于互联网保险,业务触角处处可见,而乱象也无孔不入。
对于此类乱象,银保监会就表示,个别互联网平台涉嫌非法从事保险业务,部分保险机构存在互联网保险产品定价风险突出、线下服务能力不足、销售误导和投诉纠纷较多、销售和技术服务费用虚高、用户信息被非法利用等诸多问题。
回溯互联网保险乱象,在银保监会公布的2021年一季度保险消费投诉统计通报中,投诉量居前10位的即有互联网保险公司,亿元保费投诉量位列财产险公司第一位的也是互联网保险公司,万张保单投诉量位列财产保险公司前10位的还有互联网保险公司。这也说明,互联网保险公司销售和服务中,有诸多流程引起消费者不满,有待进一步改进。
从银保监会处罚来看,也时有互联网保险的身影。例如,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因自营网络平台宣传销售页面欺骗投保人、第三方平台宣传销售页面欺骗投保人等原因收到监管罚单。
为了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发展,2021年2月《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正式实施。从互联网保险本质、机构经营资质、销售行为、宣传规范、售后服务、监管分类等多方面给予规范,并明确自营网络平台也需要持牌经营。
2020年12月14日
互联网保险新规正式落地: 慎重主动向消费者推产品!持牌经营是硬指标!
几乎就在互联网保险监管新规发布的同时,有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两家互联网平台、一家流量平台收到通报批评。消保局指出,这些机构在宣传销售短期健康险产品时,存在“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实宣传,但实际上是将首月保费均摊至后期保费,并没有真正做到给消费者“折扣”。
2020年12月18日
银保监会曝光四家机构互联网保险违规!新规之下,“噱头”营销能否绝迹?
在此之前,就有科技公司因非法从事保险中介业务收到罚单,还有网络保险平台因利用App推广保险且收取“技术服务费”而受罚。还有互联网保险平台在手机网页推广“住院医疗”投保页面以“领取”代替“投保”,以“仅剩XXXX份”进行营销,且未引导客户如实健康告知,收到罚单。
在近期银保监会通报的人身险公司“负面清单”中,还曝出有机构工作人员操作客户手机,用微信公众号私自申请并侵吞保单贷款。
01
重点整治五大领域
在此次专项整治中,将涉及互联网保险产品管理、销售管理、理赔管理、信息安全等乱象频频发生的领域。
而重点将整治将涉及销售误导、强制搭售、费用虚高、违规经营和用户信息泄露等突出问题。
销售误导
欺骗保险消费者、投保告知不充分、隐瞒承保信息等问题。
强制搭售和诱导销售
强制搭售、诱导销售、套路续费等问题。
经营不合规不审慎
非法经营、违规经营、费用虚高、经营不审慎等问题。
用户信息不安全
违规收集用户信息、信息安全隐患等问题。
群众和市场反映强烈的其他问题。
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11大要点
02
自查自纠
在此次专项整治中,依然是先采取自查并自纠,追溯的是自2020年以来的互联网保险业务。
银保监会还给这次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列明要点,要求各保险公司逐条排查,拉网式梳理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业务情况,确保“合作机构全覆盖”、“重点问题全覆盖”、“业务流程全覆盖”,深入查找互联网保险业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违规问题。
对于此次自查自纠,通知要求即查即纠、立查立改,注重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厘清业务部门与管理部门应承担的责任,严肃问责相关责任人员,从源头上采取措施堵塞漏洞。
与此同时,在自查自纠过程中,银保监会要求强化内控合规管理,坚决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反弹。
03
现场检查抓典型
在各机构自查自纠、立查立改之后,各地银保监局将进行现场检查并抓典型,选择1-2家互联网保险业务问题突出、自查自纠不认真、自查未发现问题的保险机构进行重点检查。
各银保监局将进一步督促保险机构建立问题清单、逐项销号整改,并适时开展“回头看”。如果保险机构整改问责不到位,相关责任人将被约谈,责令限期完成整改;对整改不力、虚假整改、“书面”整改的,将依法严肃处理。
在专项整治过程中,银保监会要求各保险机构和各地银保监局深刻剖析问题成因,分类处置、堵塞漏洞,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防止乱象反弹回潮。
04
“可回溯”提供检查“抓手”
互联网保险销售适应市场变化,可以随时调整,曾经的设计页面、销售路径一经更改,普通人很难留下证据。这对于铤而走险的经营者来说,在违规方面更为大胆。
2020年6月30日,银保监会发文曝光互联网保险“消费体验”存在缺陷,并要求限期在2020年10月1日前补齐漏洞,规范销售过程的可回溯管理,包括页面、流程和机制。
银保监会表示,制定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制度,严格管控销售页面,可以实现销售行为可还原、有效遏制销售误导,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资料保管期限自保险合同终止之日起计算,保险期间在一年以下的,不得少于五年,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不得少于十年。遇消费者投诉、法律诉讼等纠纷的,应当至少保存至纠纷结束后三年。
互联网保险可回溯制度的设置,一方面对违规销售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也为机构自查自纠、监管抽查严处提供有力资料。
2020年6月30日
重磅!银保监会曝光互联网保险“消费体验”缺陷!敦促限期补漏洞:规范销售可回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智慧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