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保险公司“新人激励”“信息管理”等机制上的漏洞,冒充保险业务员诱导客户退保后重新投保,并将新保单挂单至销售团队“新人”名下,以此骗取侵占公司巨额“新人”奖励金等额外补贴。
8月12日,上海警方通报了这样一起案件。根据保险公司报案,上海警方成功侦破一起内外勾结的特大职务侵占案,抓获以李某、刘某英、徐某栋为首的67名犯罪嫌疑人。初步查明该犯罪团伙侵占企业佣金、奖励津贴6000余万元。
“涉案金额巨大,说明这种情况在保险公司内部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虽然‘家贼’确实难防,但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险企管理较为粗放,业绩至上,而在招聘、团队管理、审核退保等链条上的内控存在漏洞,让这些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机。”一名资深保险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劝退买新“更划算”?
根据警方通报,家住浙江宁波的投保人李女士于2020年4月遇到自称是某保险公司专属客服的刘某上门答谢,并为其讲解保单细节,其间刘某还刻意对比另一款保险,指出了李女士所购保险的问题和不足。
被刘某说服全额退保后,李女士从刘某处重新购买了所谓“更划算保障更全面”的保险。然而,在后续的一次理赔过程中,李女士却意外地发现新买的保险理赔额度比之前自己购买的大幅降低,刘某也失去联系,随后向保险公司投诉。后经保险公司调查,发现刘某并非是该保险公司的员工。
李女士的案件并非孤例,该保险公司称那段时间陆续接到不少客户投诉,反映有自称公司业务员的人联系劝说全额退保并重新投保。而保险公司随后在内部启动自查,发现有公司下属销售团队与非法销售保险的团队内外勾结,以挂单形式骗取公司对新人员工的“开单”激励奖金,遂于2020年8月向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报案。
经过警方侦查,一个以李某、刘某英等人为首的职务侵占团伙逐渐浮出水面,同时一个以徐某栋为首的非法销售保险的团伙也进入警方视线,两个犯罪团伙内外勾结、相互交织、环环相扣。
内外勾结,骗取6000万
这两个犯罪团伙是如何绕过保险公司的层层关卡,合谋骗到6000多万元的呢?
根据警方调查,2018年以来,有着十余年保险从业经历的徐某栋大量招募保险公司离职人员,组成非法销售保单团伙,在全国多地设立“网点”,实施层级化管理,分工明确。
该团伙勾结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在职人员李某、刘某英等管理层,获得新入职保险代理人信息和保险投保人信息,随后由团伙销售人员冒充保险公司在职业务员,以电话、上门等方式,利用“产品升级”“原保单全额退保”等话术游说、诱骗投保人退保后重新购买新保单,或在投保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代其办理“保单贷”用于支付新保单。
而在保险公司内部,“内鬼”负责将新保单以挂单的形式挂靠在保险公司新入职人员名下,利用保险公司对新入职人员的新人津贴、业绩奖励等额外补贴制度,骗取保险公司发放的额外奖金补贴。
据悉,李某、刘某英等人利用保险公司管理漏洞,大量招募新人加入销售团队,其中不少人根本没有保险从业资质或者就是挂名“吃空饷”,团队人数一度达到300余人。随后,两人利用职权非法查询获取大量投保人信息,提供给徐某栋团伙。
为了规避保险公司每月新人津贴的上限要求,团伙还规定不能将保单集中在同一名业务员身上,而是分摊给不同业务员,以保障利益最大化。同时,为了规避内部监察,两人提供的都是外省市的投保人信息,供徐某栋团伙进行异地展业。
来源:“警民直通车上海”公众号
上海警方表示,目前,李某、刘某英、徐某栋等2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职务侵占罪已被依法批准逮捕,44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初步查明该犯罪团伙侵占企业佣金、奖励津贴6000余万元,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堵上险企管理漏洞
从上述犯罪链条来看,纵然该团伙在骗取保险公司佣金的过程中经过了精心准备和设计,呈现出团队化、专业化的特点,但在代理人入职、团队管理、数据安全、退保审查、津贴发放等多个环节中,如果保险机构可以在其中任一环节扎牢“篱笆”,就会让犯罪链条断裂。
事实上,近年来包括“退保黑产”、虚假投保骗取佣金等案件屡有发生。去年7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就通报了上海首例特大团伙性骗取保险公司佣金诈骗案,通过与保险经纪公司人员内外勾结挂名入职,再向保险公司虚假投保骗取佣金,后通过谎称销售误导的方式要求退保,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
去年12月,广东省开平市人民法院也审理判决了一起“退保黑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嫌疑人与其犯罪团伙在没有保险从业资质的情况下,非法盗取消费者参保信息,并自称是保险公司售后人员,诱导消费者办理减保、退保,并推荐保险产品,涉案金额超6000万元。同时,经调查发现嫌疑人手中拥有超千条客户信息,涉及客户800余人。开平市人民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嫌疑人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从屡禁不止的“人伤黄牛”,到车险骗保,再到近年开始成为热点的“航延险退保”“退保黑产”,保险公司花费了大量精力来与这些行为斗争,颇为“头疼”。
“近些年此类案件时有发生一方面是因为有大数据等侦查技术的发展,一些过去较为隐蔽的犯罪行径现在暴露了出来。而近年陆续有一些离开行业的代理人参与案件,他们很熟悉保险公司的运作和漏洞,因此让此类犯罪行为更容易得手。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问题的部分根源是因为某些保险机构管理仍然偏向粗放,业绩抓得紧,内控却存在不少漏洞。保险机构需要继续堵上内控环节上的漏洞,提高对代理人队伍的品质管控,防止保险欺诈行为的发生。同时,从行业角度也应该建立反欺诈的联防机制,通过大数据共享等方式降低识别保险欺诈的成本。”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刘思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