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光大绿色环保”,1257.HK)向市场交出了一份不太理想的中期成绩单。
8月9日,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披露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3亿港元,同比微增2%;实现净利润7亿港元,同比下滑15%。
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随着近几年中国光大绿色环保营收规模的增长,其应收账款余额“水涨船高”。此外,在业绩整体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其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4年为负。
就上述相关问题,截至发稿,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方面未做出回复。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在财报中表示,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下滑主要因生物质在建项目减少、生物质原料价格上涨及危废市场经营困难所致。此外,为支持业务扩张,公司借款增多、财务成本上升,也侵蚀了公司的利润。
一位环保行业人士曾向记者表示,生物质项目“收料”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成本太高,不靠补贴一分钱都挣不到。还会碰到老百姓往料里掺石头、掺水,出现损坏炉子的情况。
营收主要来自生物质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5月,中国光大绿色环保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其主要从事生物质综合利用、危废及固废处置、环境修复、光伏发电及风电业务。
据上述中期业绩报告,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光大绿色环保已落实环保项目130个,总投资321亿元;在建或执行中项目35个,其中包括3个光伏发电项目、1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18个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和13个环境修复项目。
新增项目方面,上半年中国光大绿色环保共取得15个新项目,包括1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1个危废及固废处置项目、4个环境修复项目和9个光伏发电项目。
近年来,生物质项目是中国光大绿色环保的营收主力。Wind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61.3亿元、83.1亿元和82.8亿元,其中生物质业务营收分别为51.4亿元、65.1亿元和70亿元,占比分别为84%、78%和85%。
从营收构成上看,2021年上半年,中国光大绿色环保实现营收43.2亿港元,其中生物质项目的建造和运营业务实现营收31.4亿港元,占比73%;危废及固废项目建造和运营业务实现营收7.6亿港元,占比18%;环境修复项目运营业务实现营收1.3亿港元,占比3%;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运营业务实现营收1.1亿港元,占比3%;其他收入1.8亿港元。
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拥有51个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分布于安徽、江苏、山东、湖北、河南等10省份,项目涉及总投资额163亿元,设计发电装机容量1039MW。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方面表示,在“双碳”背景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落户上海,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市场也持续升温,公司将继续推动生物质综合利用业务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及供热市场的开发。
应收账款“水涨船高”
环保行业为典型的重资产行业,可以看到的是,伴随着中国光大绿色环保的业务发展,其负债规模不断垒高。
Wind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上半年,中国光大绿色环保实现营收分别为38.3亿元、61.4亿元、83.3亿元、82.9亿元和37.1亿元。
期间,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总负债规模由2017年的不足50亿元,增至2019年的逾140亿元,2021年6月末进一步攀升至205亿元,4年半时间负责规模增加逾155亿元。公司的利息支出由2017年的1亿元,攀升至2020年的4.6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2.6亿元。
此外,随着近几年营收规模的增长,其应收账款余额“水涨船高”。2017年~2021年6月,中国光大绿色环保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7亿元、3.2亿元、6.4亿元、19.3亿元和31.6亿元,规模不断累积。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中国光大绿色环保业绩整体保持增长,不过其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2017年~2020年,中国光大绿色环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67亿元、-2.11亿元、-1.23亿元和-7.47亿元,4年间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11.48亿元,其利润质量可见一斑。
在中期报告中,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方面表示,公司对现金及财务采取审慎原则,将稳步推进现有业务转型发展。继续拓展生物质综合利用方面的供热业务,提高公司现金流入及盈利能力。
(文章来源:贝果财经)
文章来源:贝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