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有钱也不买比亚迪,现在想买可能买不起比亚迪了。”
近日,有第三方市场价格监控显示,比亚迪、广汽传祺等自主品牌的最新品牌平均售价明显提升,已超越同期的大众、日产等主流合资品牌,令不少消费者感叹今时不同往日。值得一提的是,8月18日,比亚迪方面向时代财经透露,比亚迪年底将发布高端品牌,首款车型预计明年亮相,售价在50万-80万元。
回顾近年中国车企的发展,高端化是主旋律之一。以上述比亚迪以及广汽传祺两个品牌为例,目前两车企均有主销产品杀进20万-30万元级市场,旗舰车型更突破至30万以上价格区间。另外,以蔚来为代表的中国高端新能源车企,更已经将竞争目标锁定为特斯拉、奔驰、宝马、奥迪等国际豪华品牌。
虽然一系列中国车企已逐步建立起品牌、产品的高端形象,但值得留意的是,背后原因与近年SUV及新能源风口正盛密切相关。若聚焦至今仍占市场大部分份额的传统燃油轿车市场,自主阵营依然欠缺高端话语权。
国产车越卖越贵?
根据第三方机构威尔森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比亚迪的平均售价已经达到15.18万元,超过了大众的14.78万元。
此外,近日时代财经从广汽传祺方面获悉,根据市场价格监控数据显示,2021年6月传祺的平均单车价格已经达到了14.4万元,这一价格超过了同期大众、日产、现代、雪佛兰等。据悉,进入2021年以来,广汽传祺平均单车价格一直在逐月上涨,全年的单车平均价格有望继续提升。
综观市场,平均单车售价上升是国内汽车自主品牌的普遍现象,不仅是比亚迪、传祺,长城、吉利、长安、上汽荣威等同样如此。国信证券根据乘联会口径进行测算,2020年长城汽车的单车均价为12.28万元,长安汽车的单车均价为10.14万元。
对此,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向媒体指出,在新能源领域,中国汽车的整体水平已经领先;在智能化方面,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依托5G和Al技术领域的优势,中国汽车品牌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外资品牌的整体水平。
8月17日,有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智能车时代,比亚迪、广汽传祺等在不断前进,而作为传统巨头的大众、日产、斯柯达等却转型不力,也促进了自主品牌的市场价值认同感后来居上。
智电化助飞自主品牌单车均价
除了在平均售价上超越部分合资品牌以外,比亚迪、广汽传祺等自主车企的销量也不俗。以比亚迪为例,7月份,比亚迪销量为57410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0057辆,创历史新高,同时超越特斯拉与上汽通用五菱,夺得国内新能源汽车7月销冠。与此同时,主打20万-30万元市场的比亚迪汉7月销量8522辆,上市仅一年时间内销量突破10万台大关。
正是新能源车销量的崛起,令比亚迪的品牌单车均价有所提高。即便撇除旗舰车型的唐、汉,比亚迪秦Pro等主流车型亦与合资品牌同级传统燃油车的定价拉开差距。作为参考,比亚迪秦Pro新能源起售价为13.69万元,东风日产轩逸起售价则为9.98万元,顶配车型售价14.3万元。
自主品牌在智电化支持下实现品牌高端化突破,从这一角度看,以“南北大众”为代表的一系列合资品牌便相形见绌。
据时代财经梳理,不论是6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榜还是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都难觅合资品牌身影。数据显示,大众ID。家族7月份在中国市场销量合计6000辆左右,这与其燃油车销量不在同一量级。
8月17日,对于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电动化转型不畅的情况,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时代财经表示,主要是因为他们是用做油车的思维做电车。
大象正转身,切勿掉以轻心
凭借国内政策优势等,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战线上暂时领先于传统汽车巨头,但不意味着就能高枕无忧。
“自主品牌处于领跑阶段。但是整个电动车目前也只是在加速发展,还未成为主流市场,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8月17日,有行业专家向时代财经表示。
事实上,虽然大众、日产等车企在国内市场智电化转型缓慢,但其在海外市场可谓越战越勇。
相关数据显示,大众ID.4位居今年上半年全球最畅销电动车榜单第五,仅落后比亚迪汉EV不到两百辆。此外,雷诺、现代、日产、起亚、沃尔沃、丰田、宝马、福特等均有产品上榜。
传统车企巨头正在加速电气化进程,暂时领先的自主品牌不能掉以轻心。今年上半年,不乏有一线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车领域爆出负面消息,例如车辆自燃、电池电量被限制。这也表明,自主品牌尽管在产品力、品牌力等方面较以往有不小提升,但在服务、营销乃至质量稳定性等方面还有许多路要走。
“品牌向上当然要宣传,这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国际化的路线都很重要,但是最终还是要回到产品本身。”8月17日,奥地利EFS汽车咨询公司中国业务负责人卓然向时代财经表示,“虽然智能电动时代有很多概念,例如‘软件定义汽车’,但智能化、软件化只是整车当中的一部分,组成整车的还有设计语言、装配工艺、驾驶性能等。经过电动化和智能化,动力链的技术壁垒被降低了,但自主品牌还是需要在全价值链上,也就是从市场、规划、研发、生产、售后整个体系上进行全面提升,才能够抓住现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机会”。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