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19日电 题:《明明:哪些因素将促进下半年信贷增长?》
作者 明明(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研究所副所长、首席FICC分析师)
2021年首次全面降准已落地实施,然而根据7月的金融数据来看,信贷增长略显乏力。降准扩大了货币供给,理论上将促进信用派生,但实际上却未取得预期的效果,那么主要问题便在于需求端。在明确了从需求端刺激后,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刺激以及这样的刺激能否切实发挥效果、拉动信贷,并带来“宽信用”的格局。我们认为目前制造业存在较大的发挥空间,财政积极发力将带动基建等发挥经济支撑作用,刺激实体对于融资的需求,银行有望获得更多优质贷款项目;同时,配合对于绿色工具、小微企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也有望带动上述概念下的信贷投放增长。
制造业仍有发力空间
中小银行净息差上行,可能暗示部分地方中小企业对于信贷的需求仍然比较强烈。一般来说,大型商业银行(主要指国有行和股份行)面向的企业客户多为大中型企业以及地方大型融资平台,而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其贷款投放主要面向地方中小微企业。
从二季度各类商业银行净息差情况来看,大行净息差下降比较好理解,大概率与原本投向城投平台的贷款减少有关;中小银行的净息差却有所上升,在揽储相对劣势的背景下,不太可能是由于负债成本控制而带来净息差正增长,因此我们推测更可能是来源于贷款利率有所上升,结合此前介绍,中小银行贷款投放主要面向地方中小微企业,因而推测这些客户的融资需求并不太差。只要政策予以一定的支持,鼓励银行“敢贷”“愿贷”,预计中小企业贷款还将进一步放量。
此外,财政积极发力将带动基建等发挥经济支撑作用,刺激实体对于融资的需求,银行有望获得更多优质项目,从而助力信贷增长。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随着财政积极发力,可能带动基建以及相关产业的融资需求抬升,银行也有望获得更多优质项目,从而带动贷款增长动能。此外,从历史经验来看,地方专项债净融资加大确实有助于推动对于固定资产贷款增长,二者之间的时滞大约在一个季度左右。需求有望增强的背景下,政策支持将助力制造业贷款增长,积极向制造业企业让利,预计后续制造业贷款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重点领域政策精准支持
除了对于制造业整体加大支持,政策对于绿色工具、小微企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关注,也有望带动上述概念下的信贷投放增长。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绿色支持着墨较多,很可能通过再贷款工具鼓励绿色信贷;其次,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强化普惠金融支持仍是重点;最后,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专栏3对货币政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做了明确论述,预计针对信贷增长缓慢省份的再贷款政策或将成为今后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来看,中长期贷款加大对制造业支持、普惠小微贷款“量增、面扩、价降”、针对绿色概念以及信贷增长缓慢的地区提供再贷款,这些因素都将促进下半年人民币贷款增长。
政策积极引导绿色信贷投放,部分地区直接给出明确的投放指标以及最低额度要求。2021年3月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指出,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碳减排投融资活动的支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绿色金融标准,创新产业和服务,强化信息披露,及时调整信贷资源配置。各地也在积极响应,例如浙江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2021年浙江全省绿色贷款新增4000亿元以上,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同比增长50%以上。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央行对部分大行、股份行窗口指导要求增加2021年绿色贷款投放,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2021年起绿色贷款有了额度最低要求,该行要求至少15%投向绿色贷款领域。
大型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均在政策引导下支持中小企业贷款,普惠金融在下半年将支持信贷继续放量。对于投向小微企业的普惠贷款,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指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此外,2021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提出严控跨区域经营,明确地方法人银行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实际上也在倒逼中小银行深耕本地,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实现普惠小微贷款继续“量增、价降、面扩”。除了再贷款、再贴现之外,监管部门还创设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伴随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等发展方向,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会给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提供空间。(中新经纬APP)
明明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