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更大程度压力测试 临港新片区坚持大胆试

财经
2021
08/20
06:32
亚设网
分享

作者: 胥会云

揭牌2周年的时点上,临港新片区也在酝酿实行更大程度压力测试的实施方案。

8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芝松表示,将一以贯之地发挥好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的“试验田”作用,主动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着眼于与临港新片区产业发展关联密切、具备先行先试条件和应用场景的领域,大胆开展压力测试。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争取形成更多突破性、引领性改革创新成果。”朱芝松说。

据了解,《关于支持临港新片区以“五个重要”为统领

实行更大程度压力测试的实施方案》正在争取尽快批复。目前,金融、投资、贸易、开放型产业等领域更大程度压力测试也将逐步推开。

构建离岸金融体系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李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将聚焦重要金融创新,将新片区打造成为高水平金融改革开放的压力测试地。

比如,支持新片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打造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推动新片区成为我国金融高水平开放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桥头堡。支持新片区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推动更多跨国公司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落地。

同时,“发展基于实体经济所需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为外资企业以及‘走出去’中资企业提供人民币离岸金融服务。”李军说。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支持浦东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

李军表示,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将上海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的重要抓手,这对持续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发展离岸贸易,是上海临港(600848,股吧)新片区“统筹发展在岸离岸业务”的重要突破口。目前已有32家离岸贸易企业在新片区落地并展业。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临港新片区要加快离岸贸易规模化发展,实现交易额年均增长30%。

而在“十四五”时期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主要预期指标中,也首次提出了离岸贸易额这一全新指标:上海离岸贸易额要从2020年的3055亿元,达到2025年的5000亿元左右。

“目前,离岸贸易已在外高桥(600648,股吧)港综合保税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等发展起来,有不少企业在境外组织生产,比如到柬埔寨、越南等地进行生产,并且出口到欧美,这些企业就非常希望能够在上海获得相应的离岸金融服务。”李军说。

李军说,创新开展人民币离岸交易可以满足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离岸金融业务需求,同时通过高水平制度供给,从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下一步,上海将积极争取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指导支持,在监管规则、法律保障、税收政策、资本流动、数据传输、人员进出等方面深化研究,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服务离岸经贸等实体经济,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离岸金融等业务创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除了聚焦重要金融创新,临港新片区在金融领域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还将聚焦重大平台建设、聚焦重点产业发展。

在聚焦重大平台建设,加快提升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方面,新片区要探索建设显示度高、引领性强的重要投融资平台,为新片区发展成为统筹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提供有效支撑。加快推进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实现金融从要素开放向制度型开放拓展。深化期货现货联动,探索提升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的新路径。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转让服务平台功能,提升贸易融资便利度,降低外贸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在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方面,李军表示,目前正和新片区管委会一起争取申建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挂牌上市融资、科创信贷、融资担保。

更大力度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临港新片区是上海推动投资和贸易制度创新的重要承载区,2年来,临港新片区投资与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程度持续提高。

截至目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分解出的任务90%已经完成,新片区以“五自由一便利”(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信息便捷联通)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表示,下一步将在临港新片区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实现更大力度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在推动更高水平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要争取增值电信、医疗、文化等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对接高标准投资贸易协定,推进投资、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改革开放。

在集聚发展新型国际贸易方面,要争取赋予临港新片区企业原油进口资质,推动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供应等相关业务在临港落地;支持离岸贸易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保税维修和绿色再制造产业,吸引更多品种和产业在临港新片区落地;探索跨境电商新模式;推动临港新片区期现联动进一步创新。

在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方面,要将临港新片区作为首批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机构)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试点区域,并争取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在飞机、航空器、船舶汽车大型设备检测维修方面,推动一批新项目在临港新片区落地。

随着投资开放度和便利化的进一步扩大和优化,临港新片区已经逐步成为吸引外资的新高地。

截至目前,临港新片区共有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分支机构)2200多家,今年1~7月实到外资4.37亿美元,同比增长55%,远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一批高质量前沿产业外资项目、总部型外资项目,也纷纷在临港落地。

同时,随着新型国际贸易功能的进一步拓展,临港新片区也逐步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地标,2020年进出口总额超过1300亿元,以国际分拨、离岸贸易、跨境电商、数字贸易为重点的新型国际贸易发展态势初步形成。

根据规划,新片区力争到2025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000亿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650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累计超过50亿美元,离岸贸易交易额年均增长超过30%。

申卫华表示,将临港新片区作为对标世行营商环境测评的先行区,聚焦关键环节和企业感受,持续推动跨境贸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临港新片区外资外贸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加快建设开放型创新产业体系

18日,《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发布。

作为2019年7月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下称“特殊支持政策50条”)的2.0版,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改委主任华源说,《若干意见》主要围绕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和推进现代化新城建设,加大系统集成改革创新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体制机制创新。

“和‘特殊支持政策50条’相比,《若干意见》的产业政策更加精准。”华源说。

临港新片区创新产业体系包括三部分——前沿产业、高端服务业、综合保税业务。

数据显示,创新型产业正在加速向临港新片区集聚。两年来,新片区累计签约项目765个,涉及投资额4478亿元。重大产业项目累计签约290个,总投资约35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领域项目投资额超2000亿元,同时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前沿产业一批重点项目纷纷落地。

2020年,临港新片区工业产值超1700亿元,同比增长40%,今年上半年工业产值同比增长80%以上,产业投资同比增长达23%。

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张宏韬表示,新片区要打造上海产业发展的战略增长极,“十四五”制造业增量要占全市1/3以上。

张宏韬表示,将加快在新片区打造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试验田,联合有关部门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便利化管理、生物医药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人工智能产品技术创新应用、深度自动驾驶测试示范等方面积极探索制度创新。

“同时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在增值电信业务开放等领域先行先试,为新片区创新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政策保障。”张宏韬说。

华源表示,要将临港新片区改革创新任务作为上海全市改革重点,根据实际情况,滚动出台支持临港新片区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