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之勇】
从智慧的层面,我赞同环保主义者的人口控制论;从实用的层面,我支持经济学家的人口继续适度增长论。
孙勇
这几年,国人讨论人口问题的热情不断升温。人口问题成为舆论热点的催化剂,是生育率的不断走低。
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如果生育率太低,出生人口常年少于死亡人口,国家人口总数就会逐渐减少,减少到某个临界点,经济增长就难以为继。中国,以前嫌本国人口太多且生育率太高,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从1982起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遏制了人口增长势头,并以此为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观念的更新,中国开始把应对社会的老龄化作为战略重点,为计划生育政策松绑,放开“二孩”甚至“三孩”。尽管目前中国的绝对人口还在增长,但已经持续多年的低生育率所产生的滞后效应,会让中国人口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发生从绝对增长到绝对减少的逆转。正在实施中的“二孩”和“三孩”政策,是否会缓解中国社会老龄化危机,有待实践检验。
再看一下中国的邻国——日本。2009年,日本总人口达到峰值1.27亿,此后在低生育率的影响下,日本总人口逐年减少。2020年,日本总人口降至1.24亿,11年中减少了约300万。目前,日本65岁以上人口的总占比已超过28%,位列世界第一。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超过1.6,工作岗位数量远远多于求职者人数。由于劳动力严重短缺,日本65岁以上老人继续工作成为普遍现象。
在中国因生育率降低而人口缓慢增长、日本因生育率降低而人口减少的同时,地球上人口总数量是一个什么情况呢?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地球上的总人口一直在增长,截至2020年4月,地球总人口达到75.85亿。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中国人口基数大生育率也高,对地球总人口增长的贡献较大;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中国对总人口增长的贡献大大降低。最近几年,对世界人口增长贡献较大的是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刚果、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美国、印尼和乌干达等国家。
那么,问题来了,到目前为止,地球上的人口是多了还是少了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谈谈中国人口问题。不久前,我和一个老新闻人讨论中国生育率问题,他说,现在大家因为生育率降低而过度焦虑,完全没有必要,中国人口不是还有14亿吗,其实还是有点偏多,降到10亿以下,挺好,一个10亿人口的中国也许更宜居。这话虽是他笑着说的,却未必是笑话,自有其道理。细想,为生育率低从而人口会减少而焦虑,主要是从消费、就业、纳税、抚养比(劳动力人口对非劳动力人口的比率)等方面考虑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功利的经济学视角。但是,若从自然环境的可承受度以及天人和谐的角度考虑,中国在目前已有14亿人口的巨大基数上,生育率降低一些,人口减少一些,可能还是好事,有利于缓解人口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一个10亿人口的中国,也许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美,交通更方便,没有蜗居和堵车,没有暴雨和洪水因道路硬化河道狭窄而排泄不畅从而倒灌到地面和房屋中溺人的悲剧。
再回到地球人口的问题上来。人口多了,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多,制造的垃圾就多,为了建房子挤占的河道和绿地就多,对其他野生动物的干扰就多。自工业革命以来,冰川在不断融化,海平面在不断上升,臭氧层的破洞在不断扩大,原始森林在不断减少,灭种的野生物种不计其数。这都是人类的“功劳”。无论人类如何自我克制,人类的活动终究是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最大力量;人越多,这种力量就越大。所以,多年以来,很多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一直不遗余力地呼吁控制地球上人口的数量。以前,有科学家预估,地球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极限是60亿;如今,又有科学家将这个极限上调到100亿。对于目前地球上的75亿人口,有人说太多了,应该减少一些,有人则认为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乐观者寄望于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来解决地球人口在超过75亿以后继续增长所带来的问题,说不定将来还可以实施星际移民计划呢。谨慎者和悲观者希望从现在起,就控制地球人口数量,以免积重难返;人类的低生育率,正是他们所期望的。
从智慧的层面,我赞同环保主义者的人口控制论,人类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享乐主义该收敛一下了;从实用的层面,我支持经济学家的人口继续适度增长论,毕竟,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已经在人口基数巨大的情况下步入老龄化社会,未来还要靠源源不断的足够充裕的年轻劳动力,维持越来越多的不愿意降低自己现有生活水准的退休老人们的生活。
唉,在人口基数已经巨大的前提下,讨论一国或地球的人口问题,左右两可且两难,真是骑虎难下。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以上文章发表的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证券时报立场。
(董云龙 )